莫言《红高粱家族》讲了什么?(二)梳理各章节内容,可供参考
看到有人评论说,莫言的小说不太好懂。也有人说,读了三分之一就读不下去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莫言在小说中运用了丰富的叙事手法。这样,在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些阅读的难度。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然这本小说读起来有难度,不像那种平铺直叙的作品好读。但是当你读过两遍以上,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我在读这本小说时,先粗略地读了一遍。然后又精读了几遍。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先是梳理了小说的人物,然后理清了小说的时间线。现在,我在整理小说各章节的主要内容。
整理各章节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为了方便理解和分析。首先,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莫言使用的叙事手法,哪里用了插叙,哪里用了倒叙,都一目了然。其次,可以起到索引的作用,当写文章用到某一细节时,可以比较方便地查找。
关于小说前两章的内容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发过。接下来,继续梳理后三章的主要内容。由于篇幅的问题,第四章的后半部分和第五章内容的概括,将发在下一篇文章中。
第三章 狗道
第一节
戴凤莲养的看门恶犬中,黑狗、绿狗、红狗后来成为村中狗群的头领。
鬼子大屠杀后,村人几乎被杀绝了。村里的几百条狗成为真正的丧家之犬。
叙述鬼子进村当天,余占鳌和豆官如何与鬼子的马队周旋。高粱地中,受伤的鬼子拿出家人的照片,企图感化余占鳌和豆官。余占鳌恨极了鬼子,举起马刀,结束了他的性命。豆官仿佛看到在战争中死去的人都被劈成了两半,他受了刺激一样地跑了。这时鬼子的马队又肆虐在高粱地里,村中响起了炮弹轰炸的声音。余占鳌一把抓住豆官,豆官尖叫着说不想打仗了,余占鳌给了他一巴掌。
第二节
鬼子撤走后,豆官帮余占鳌把伤口清理干净,再用绷带扎好。他们绕着屠杀场一圈一圈地走着。
很多年后,余占鳌从日回村后,双目深不可测,盯住什么就像要把什么烧焦似的。
豆官和余占鳌不一样。他从地洞里跑出去时,双眼还像少年时期一样。写“我”对父亲豆官的评价。
走了十几圈后,豆官哭着说他走不动了。余占鳌才停下来,倒在地上睡过去,豆官也睡了。
豆官想起四岁时吃奶的事。那时他咬了母亲戴凤莲一口,戴凤莲疼得哭了起来,说豆官和余占鳌一样狠心。那时,余占鳌和戴凤莲的丫头恋儿好上了,在邻村又安了新家。
简略地叙述了恋儿和香官的结局。
豆官入睡时,又想起了罗汉大爷。那时,墨水河暴涨,有个青年捉到一条大草鱼。罗汉大爷将其买回家,戴凤莲烧了一大锅鱼汤。豆官坐起来,要余占鳌带他找东西吃。
狗群在不远处盯着他们父子俩,余占鳌开枪吓退了它们。开了七枪之后,之前从县城买的500发子弹此时已经用完了。
他们回到村里去。村里一片废墟。他们的家没了。
村里有“倒地瓜”的,余占鳌将其痛打一顿。
第三节
鬼子进村时,“我”母亲倩儿和她弟弟藏在枯井中。本节主要讲了母亲倩儿躲在枯井中3天的经历和感受。
第四节
鬼子屠杀后,村里只剩下余占鳌、豆官、王光、德治、郭羊、瞎汉、刘氏七个人。他们清扫战场,获得了不少武器。
八路军胶高大队和余占鳌商量,想要些好枪。余占鳌不愿都给他,就分给他一些步枪和一支“三八”式。
冷麻子来,撒谎说他们昨天在平度打鬼子。江小脚戳穿了他的谎言。冷麻子悻悻而归。
第五节
46年后,“千人坟”被雷电炸开。“我”参与了修筑坟墓的工作,看到坟中竟有狗的头骨。
第六节
余占鳌把15支“三八式”大盖枪包好,准备藏到枯井里,让豆官看看周围有没有人。余占鳌知道冷麻子和江小脚都在打这些枪的主意。
豆官发现躲在枯井中的倩儿,并将其救上来。
第七节
余占鳌得了严重的伤寒病。豆官觉得不能让狗吃人的尸体,就带着幸存的村人去打狗。
讲述打狗的经过。
第八节
狗咬伤了豆官。余占鳌心中烦乱,想起过去的事情,心灰意冷。藏在枯井中的“三八式”也不翼而飞。在刘氏的照料下,余占鳌的身体才渐渐恢复。
豆官虽被咬伤,但是所幸并无大碍。余占鳌终于放心了。
第九节
墨水河伏击后,余占鳌恨透了冷麻子。为报仇,他从已成废墟的家中取出50大洋,去县里买了子弹。
买子弹后,他们打算从火车站那儿走。那里戒备森严,余占鳌扔出一块砖头试探,枪声瞬间响起。
他们后来把子弹藏在羊肚里,才顺利出了城。
赶到村头时,听到村中激烈的枪炮声,余知道大事不好,鬼子来报仇了。他们赶紧取出子弹,穿过高粱地,往村里赶去。
他们袭击了鬼子的炮兵。不过,他们的袭击招来了皇协军和鬼子的马队。余和豆官几次差点被鬼子杀死,幸亏密密匝匝的高粱保护了他们。
他们听到八路的口号声和号角声。
余和豆官走散。
豆官看到村人涌向高粱地里,被鬼子疯狂扫射。
就在这时,余占鳌找到了豆官。
第四章 高粱殡
第一节
余占鳌加入铁板会,逐渐取代黑眼成为铁板会头子,他准备给戴凤莲出大殡。
出大殡前一天,骑骡郎中要取余占鳌性命(应该是黑眼暗中指使的),豆官正要击毙他时,黑眼开了枪,杀死了郎中。
席棚起了大火。
第二节
出大殡当日,豆官想起抢棺材的场景。
五乱子带50个人前去踩道放哨。开始出殡,众人抬棺,棺材竟纹丝未动。余占鳌想起当年去胶县城綦老爷家抬棺的经历。
详细叙述余当年抬棺经历。
余亲自上手,又精选了16个人,将棺材抬了起来。
余又继续回想当年抬棺的经历。
后面的内容,会发到下一篇文章中。
对这篇小说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一心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