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去
最近在连续日更一段时间后,似乎找到了一些写作的感觉。虽然在这其中也很多文章是不堪回头看,但是在整个过程的细微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欣喜,都是不足以与外人说道的。
这里面很明显的感受就是,写作是自己对内心的一次次探索,也是对逻辑思维的整理,从而达到看问题能够看得够透彻。说了那么多好处,也要承认其中的一些不艰涩和困顿,这篇文章也是为了说出其中的一些原委。
很早以前,以为文章写不好,只是因为阅读的书籍还不够。只要看的书够多了,达到了一个临界点,接着就一定可以写出一篇篇好文章。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想法,写文章就变成了一件很随意的事,所有那些不忍卒读的文章,最后的结论全都推到阅读的量还不够。
抛开写作上的天才因素,很多人的书写都是举步维艰的,如果想要获得一定的成绩,就得不停地去写。有人曾说过,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相对于这样的情况,我更羡慕那种一气呵成,文不加点的天才式写作。不过,像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既然意气风发地说,写作是自己的好爱,如果连爱好都做得不是很凑合,那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既然是学习写文章,学习的对象就得是一些非常优秀的人。所以,前些天特地找出一些名家散文,想从他们那些学到点什么。由于抱着这样的念想,最后翻出了过去语文课本里经常出现的一些作家的作品。当时,也认认真真地拜读他们的部分散文。从前那种仰视的心理没有了,它们也不再是课文结束后,后面留有一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全文”的名作。
他们分别是:老舍、张晓风、汪曾祺等作家。要说好他们散文有多好,当时在看了一些之后,才并不如曾经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那么有深意了。如今反倒觉得平淡了起来,也没发现有多少想要学习模仿的地方。
首先就说说张晓风,她是属于台湾的一个女作家,成名也是非常早。不过,自从离开学校后,就再没看到过她的文章了。如果要说有,可能还真的在曾经买过的一些《读者》杂志中,与之邂逅过。 她那细腻的笔触,细致入微的体察能力,能将很微小的一件事,化作总有道不尽的曲折衷肠。在连续看过几篇之后,我也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她的文章不适合当下网络环境的传播。这样的判断并不是说,文章本身有什么不好,相反地,她的的抒情散文堪称一绝。可是,就我自己来说,是没有多少学习的兴趣了。
再说说老舍和汪曾祺两位作家,在国内的文坛上,能与他们一较高下的作者,目前来说是找不出几个了。老舍主要的成就是在小说上,现在我们还能耳熟能详的《骆驼祥子》就是其中之一,当下还会不时的被人提起。汪曾祺的主要作品是在散文上,又尤其是他对吃的研究,那可以说是中国散文写作的经典了。不过,尽管他们有这样的种种优势,可我依然觉得模仿不来了。
对于现在的社会环境来说,人们会优先观赏的艺术形式次序是:第一就是通过视觉可以看见的视频;其次则是通过声音可以听到的音频节目;最后才是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文章。
那么文章以后还有人会读吗?那些有思想、有见地的内容还真的会有人愿意花时间吗?我不知道,作为一个以兴趣推动的写字人,还在没被饿死前,就尽可能的写吧!虽然绝大多数都属于是自娱自乐,但不论怎样,不要被社会改变的自己,就是一种倔强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