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片、CT...拍片辐射有多可怕?所有真相都在这
辐射分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我们大家说的辐射一般指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有足够的能量可以将原子或分子电离化,非电离辐射则否。
医疗辐射对人体安全吗?
答案是风险极低。
医学上一般采用毫希伏(mSv)来衡量辐射危害性,只有遭受100毫希伏(mSv)以上的辐射量,人体患癌的概率才会明显增加。
下面给大家分别介绍B超、X光片、磁共振、CT这几种检查的辐射情况:
1、B超:没有辐射
B超的原理是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不同的组织,特别是组织界面时会产生反射波,超声探头一面发出超声,一面接受反射波,并通过计算反射波成像。就像挑西瓜一样,边敲边看,显示病灶情况。多用于孕期产检,查看胎儿状况。“超声科”的检查项目是没有辐射风险的,所以做多少次超声检查,都不用担心辐射的问题。
2、X光片:有辐射
拍一张X光胸部正位片吸收的射线量为0.12毫希伏(mSv)。约为造成人体损伤的单次最大接受剂量的1/20000,所以说,一次普通的X线摄片检查,对人的危害程度并不大,无需过多担心。
3、磁共振:没有辐射
起先叫“核磁共振”,但一听到“核”,老百姓就觉得有核辐射,确切说来,就是在磁场中,让受检者身体里的原子(主要是氢原子)发生共振,然后接收这个共振的能量进行成像,它不使用x射线,因此没有辐射,完全不用担心辐射的问题。为了避免误会,现在已经改名叫“磁共振检查”。
简单说就相当于用手摇一摇,让水分子振动起来,再平静下来,感受一下里面的振动。所以,磁共振也被戏说为是摇摇看的检查。
4、CT:有辐射
北京西京中医医院姚宏胤专家提醒:相对普通X光片很低的辐射量,CT检查的辐射量可能要高出10倍、30倍,甚至是上百倍,这与CT机性能、扫描部位、成像的清晰度有关,尤其是心脏CT的辐射量相对较高。大家也不必太紧张,目前CT检查的辐射量都在安全范围内,而且CT设备中的X线管就像日常用的灯管,有不同的瓦数,还可调亮度,因此辐射量不是恒定的,是可以调节的。
CT的检查原理是X光会分层穿过人体,之后通过电脑计算后二次成像,就像把一片面包切成片来看,其优点是可以分层看,而且经计算后可以显示出更多的组织信息。
5、PETCT:有辐射
PETCT在检查中需要使用特殊的放射性药物,此外还要用到CT,因此有辐射。
有辐射的检查辐射量大吗?
本底辐射量是指一个人正常工作生活一年所接触到的辐射量总和,大约每年3mSV。
依据上表,给手拍一张X平片所接受到的辐射量约等于正常1天所接触到的辐射量,所以X平片检查还是非常安全的。
同时,我们发现CT的辐射量的确要比X平片大许多,也远远要高于本底辐射量,但CT检查在某些疾病的诊断上,有着X平片无法比拟的优势。
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配合安全的检查设备,合理的检查时间间隔,权衡诊断疾病的利弊,CT依然是影像学检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X线、CT、B超、核磁共振
这些常用的影像学检查
很多人分不清楚
现在,我们把身体比作食物
姚宏胤专家告诉你这些检查如何发挥不同的作用
X光:像把面包压扁了看
X光会穿过人体,遇到被遮挡的部位,底片上不会曝光,洗片后这个部位就是白色的。
就像一片面包或一块棉花,看不到里面的纤维纹理,但用手压瘪了会清晰一些。X光最大缺点是受制于深浅组织的影像相互重叠和隐藏,有时需要多次多角度拍摄X光片。
CT:像把面包切片看
CT的检查原理是X光会分层穿过人体,之后通过电脑计算后二次成像,就像把一片面包切成片来看。优点是可以分层看,经计算后可以显示出更多的组织信息。
B超:像挑西瓜前敲一敲
B超的原理是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人体组织时会产生反射波,通过计算反射波成像。就像挑西瓜一样,边敲边看显示病灶情况。
核磁共振:摇一摇再看
姚宏胤专家说,核磁共振机使用较强大的磁场,使人体中所有水分子磁场的磁力线方向一致,这时核磁共振机的磁场突然消失,身体中水分子的磁力线方向,突然恢复到原来随意排列的状态。简单说就相当于用手摇一摇,让水分子振动起来,再平静下来,感受一下里面的振动。所以,核磁共振(MRI)也被戏说为是摇摇看的检查。
那么,针对不同病情,X光片、CT、磁共振、B超等应该怎么选?
1、外伤骨头——粗看X光片、细看CT
如果怀疑伤到了骨头,X光片的检查结果快速易得,一般是最先选择。如果要进一步更细观察,可以选择CT。超声、磁共振对于骨皮髓质等看不大清,其效果不及X射线为基础的X光片与CT。
2、颈椎腰椎——最佳选磁共振、次选CT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椎间盘疾病需要观察椎间盘与相应的神经根,要想更好观察这些软组织,最优选择就是磁共振。同样,对于关节、肌肉、脂肪组织检查,磁共振也是首选。
3、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