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维沟通3
《降维沟通:成为社牛的说话之道》
何圣君
39个笔记
第三章 维度三:感知修炼
>> 第三章 维度三:感知修炼
>> 本章是“感知修炼”模块,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地通过掌握同理心实现和他人的共情;通过理解感知—表达链路,让自己在感知到对方的情绪后做出更有效的表达,以实现沟通目的;通过一定的方法,放下对彼此的防备,拉近心理距离并产生信任感。这当中的整个过程,是从感知外界,到审视整个感知—表达链路,再到传递感知的过程。当你熟悉了该过程,大概率你可以在感知维度上上升一个台阶。
>> 同理心:设身处地理解他人
>> 什么是同理心?同理心也被称为“共情力”,它是一种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能力。
>> 拥有同理心的人之所以能迅速地理解别人,是因为他们总是有很高的敏感性,而很高的敏感性则通常源于一个人的成长环境。
>> 第一,撕掉自己“刚直”的标签。
>> 直性子”标签,以至于他们会在与他人相处时越来越不假思索、不经处理地就把真实想法和盘托出,并且最终从实质上造成了关系上的伤害,还认为这只是自己的性子直使然。
>> 第二,降低“压力”要素。
>> 我们每个人都有三种压力,它们分别是身体性压力、得不到快感的压力和所做的事情得不到认可的压力。
>> 降低身体性压力的最佳办法是睡眠,即让大脑皮质整体休息;得不到快感的压力则因多巴胺神经失控造成,因此通过韵律运动,如慢跑、快走等血清素锻炼或者冥想、内观等放松练习,都能有效地激活大脑皮质,让精神获得安定;而针对得不到认可的压力,则可以通过眼泪疗法,即通过流泪来让交感神经获得释放(有田秀穗认为,因为晚上比早晨积累的该类压力更多,故晚上使用眼泪疗法效果更好)。通过上面降低压力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同理心。
>> 第三,通过阅读与观影被动提升同理心。
>> 第四,进行代入感练习以主动提升同理心。
>> 感知—表达链路:从感知到有效表达
>> 感知—表达链路中的四个“小人儿”
>> 什么是感知—表达链路?它是沟通者为了实现某个具体目标,从捕获信息到加工判断,最后做出表达的整体过程。
>> 这四个“小人儿”分别是感知、认知、决策和行动。
>> 你是否能通过不断修炼同理心实现快速体察,感知别人的痛楚,探查他人的焦虑,获悉对方当下的情绪状态及其可能的需求。
>> 你只有认真仔细地用慢镜头一步步地做回溯、拆解与分析,才能从中反思到底哪里做得好,哪里出现了问题,继而为下一次从感知到表达的过程做好准备。
>> 感知—表达链路中的失效分析
>> 感知“小人儿”的失效往往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共情能力不足,无法准确地识别出他人的情绪状态。
>> 另一种可能是注意力投入不足,比如你的下属或平级合作同事明明已经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的端倪,但你通常把大量注意力都投入到了领导身上。
>> 认知“小人儿”通常也会掉到两类陷阱当中。一类是选项不足,另一类则是路径依赖。
>> “选项不足”顾名思义,是当你准确感知到某种情绪或诉求后并没有创造出足以产生沟通效果的选项。
>> 在认知“小人儿”增添了更多选项的情况下,激励的差异就可能令父母达成“养成孩子自己认真检查作业习惯”的效果。
>> “路径依赖”则是另一种认知陷阱,它是指当人们做出了某种选择后,会走上一条“不归路”,惯性的力量会让自我在心里不断地强化对该选择的认知,很难走出去。
>> 决策“小人儿”在哪些情况下会失效呢?答案是:在你的情绪超出某一阈值的时候。
>> 行动“小人儿”最可能发生失效的场景是拖延,通常由于动机不足而造成。
>> 信任感:拉近心理距离
>> 信任感的本质是什么?如果两个人能彼此真心地说出两句话并能切实做到,那么他们就能建立起坚实的信任感,这两句话分别是“我没有伤害你的意思”与“我真切地为你好”。
>> 通过使用这些方法,希望你可以快速地与他人建立彼此间信任的感知。
>> 方法一:建立职场中的关系
>> 通常职场导师会从三个方面来帮助职场新人获得成长。第一,针对个性化事件的辅导;第二,在重要面谈或汇报之前的模拟演练;第三,看到新人的盲区时,以丰富的经验来给予点拨。
>> 方法二:裸心表达
>> 裸心表达要求沟通双方或多方用相对舒适的姿势围坐或并肩坐在一起,让大家轮流讲讲自己的童年与过去,自己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记忆深刻的高光时刻,有什么糗事或至暗时刻,在这种互诉衷肠的氛围中真正认识别人,也让别人认识自己。
>> 方法三:善用“个人沟通说明书”
>> 第一,我希望你怎样与我沟通。
>> 第二,我不能被触碰的红线。
>> 第三,我擅长什么,你可以获得怎样的支持。
>> 第四,我不擅长什么,需要你怎样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