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心理

孩子自杀对得起家长吗?

2022-03-30  本文已影响0人  安逸精灵

能问出这样问题的人我不知道是谁,如果是家长那简直是极端的自私与冷漠。

孩子都到了自杀的地步了家长想的仍然不是如何救孩子,反思是什么让孩子活不下去。却还在道德绑架孩子。

他们养孩子的目的不是为了成就一个生命而是作为一项投资,要的是回报、是更大的收益。

看到孩子自杀他们不是伤心难过的救孩子,考虑的却是孩子自杀对不起家长,看来是感到自己的投资还没有收回成本,自己吃了亏?

这也难怪孩子会选择自杀了,这该是对生活有多么失望,有人生有多么绝望!才会选择这样一条不归路。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看。

我们要问的应该不是孩子自杀对得起对不起父母的问题,而应该问的是:

父母怎样的教育让孩子走到了自杀的地步?

为什么孩子对养育自己长大父母丝毫不留恋?

为什么孩子完全不考虑自己自杀父母会伤心、会难过、自己会对不起父母的问题?

什么样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失望到在遇到问题时宁愿选择自杀,而不选择依靠父母,向父母求救?

这样看,应该反思的到底应该是家长还是孩子?

不是生了孩子就叫家长。

这样想的话孩子自杀应该不是孩子对不起家长的问题,而是家长对不起孩子的问题。

人不是生了孩子就该叫父母,不是生了孩子就配做家长。

重庆男张波为了讨好小三叶诚尘不惜把一双儿女推下楼,刘学州的父母生下孩子就把孩子卖掉换彩礼,认亲后的所作所为更是让孩子绝望到自杀。

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例子。大多数的父母应该还是爱孩子的。真的把孩子当投资要收益的也是极少数。但是高尔基说过:

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关键是如何教育。

父母失职的几点表现:

1、没有为孩子构建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

家庭是孩子赖以生存的环境。它由父母、孩子共同组成。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小树,那么家庭环境就是小树赖以生存的土壤,而父母则是这颗小树的根,孩子是这个树上开的花,结的果。

优良的土壤环境定能让小树茁壮成长。同样,优良的家庭环境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它是由家庭成员共同创造的。

小树的成长需要土壤、阳光、空气和水。孩子也需要一个健康的成长生存环境。

然而有些成年人结婚了,只是年龄到了,心智还在孩子水平,根本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他们把生存的压力、对生活的不满、工作的不顺,通通变成恶劣的情绪带到家里。家里动辄就吵闹声一片。

家本来是表达爱的地方,却过得如同战场。而这样的剧情几乎天天在家上演,硝烟弥漫。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踢猫效应”讲的是:

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

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孩子无疑是处在家庭这个金字塔尖的最底层,是最弱小的元素。因为不是每个家庭都有猫可踢。

所以在一个父母人格上不够成熟,不会管理情绪的家庭,孩子会成为父母情绪的最后载体,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贫瘠的土壤环境长不出参天大树,同样,不良的家庭环境也养不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看过好多孩子自杀的案例,他们的成长环境惊人的相似。几乎全都生长在一个父母天天争吵,或者父母离异的家庭。

孩子从小深受这些恶劣情绪的荼毒,没有一个好的成长和生存环境。长此以往,孩子的心理就会出现问题。

变得胆小、怯懦、自卑,没有安全感,自我价值感低、觉得生活没意思、活着没动力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这样的家庭氛围是滋生孩子抑郁的最好温床。而抑郁的最严重后果就是自杀……

2、不能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家长,应该是大多数家长应该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又有多少家长对孩子的爱是理智的、是成熟的、是智慧的?

我们家长对孩子的爱往往都是有条件的。比如:

你今天听话我就爱你,不听话就不爱你。

你考试考得好我就爱你,考得不好我就不爱你。

你不给我添麻烦我就爱你,你给我添麻烦我就不爱你。

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有没有对号入座?

是的。我们的家长大多都是这样的,而且一点都不会觉得自己问题。包括曾经的我自己。

家长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让孩子觉得家长爱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乖不乖,是自己的考试分数,是自己是否给父母添麻烦。

就像《小舍得》中的子悠说的:我妈妈不是爱我,她爱的是我的考试分数。

记得我儿子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吧?他和他们班班长同桌,是个女孩。我一直觉得女孩很优秀。有一天儿子突然对我说: 妈妈,许秋晨说一考试她就害怕。我本来以为孩子是考试紧张。

谁知儿子又对我说: 她说她考不好她妈妈会打她。我愕然。

孩子这么小,她根本不会想到家长的行为是为她以后的前途焦虑,是为她好。

在孩子不成熟的认知里唯一的解释就是家长不爱她,爱她考试的分数。

这样有条件的爱,孩子根本感觉不到父母的爱,逐渐地孩子的心理就会失衡。

孩子靠什么活着?靠爱活着。

只有感受到爱才会感觉到安全。一个足够好的客体(养育者),才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这是孩子活下去的保障。

压倒少年刘学洲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

是失望。是希望的破灭。

他的希望是什么?是对亲情的渴望!对爱的渴求!

看到电视上那么多认亲的场面,刘学洲以为自己也是被拐卖,他也幻想着亲生父母也会像电视上找到孩子的那些父母一样会疼爱自己,会珍惜自己。

毕竟不认亲还可以靠这点幻想活着,觉得自己不是没人爱,而是亲生父母还没找到自己。

认了亲以后知道自己是被亲生父母卖掉的,而且又都那样嫌弃自己,都不想接纳自己。

终于孩子最后的世界崩塌了。对亲情、对爱的极度渴望,却又求而不得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心理学界有个著名的实验叫“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

心理学家哈洛把一群刚出生不久的恒河猴与他们的猴妈妈逐一分开,在逐个放进笼子里,每个笼子里都放着两只代理(母猴)妈妈,一直是由铁丝缠绕而成的“铁丝网妈妈”,幼猴可以在“铁丝网妈妈”这里获得源源不断的奶水;另一只是用绒布做的“绒布妈妈”,绒布妈妈的乳房处吸不到奶,但笑容可掬。

幼猴被丢进笼子后,由于看不到妈妈,不停的发出刺耳的叫声,几个小时停不下来,焦躁、恐惧、缩成一团。

后来幼猴饿了就跑去“铁丝网妈妈”那里,吃完再回到并偎依在“绒布妈妈”身边。害怕时也回到“绒布妈妈”身边。

可见,相对于食物来说,幼猴更需要温暖和爱。

后来这些从小被剥夺母爱的猴子被放出笼子,这些猴子几乎都表现得不能和其他猴子共处,出现极度的反群体行为,自闭、自残、攻击性强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的甚至杀死幼猴,对幼猴漠不关心。

虽然这个实验无法在人类身上重复,但是恒河猴的基因和人类基因的相似度高达94%。

在最初的生命里人类同样也需要依靠温暖和爱活下去。

这里我想起我身边的一个例子。我的一个朋友,我们都认为她对孩子非常娇惯,总之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在我一开始的认知里觉得他的孩子肯定吃不了苦,不一定有大成就,没想到的是孩子的后期发展非常好。

结果孩子不仅能吃苦,而且志向远大。年纪轻轻非常有成就。

我才知道全然的接纳孩子,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才是最滋养孩子生命的养料。爱才是孩子生命的源头活水。

只有全然的接纳,无条件的爱才让孩子觉得世界是安全的,他才会伸出触角,毫无顾虑的进一步伸展自己的生命力,走向更大的世界。

(未完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