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科技,开启新征程

2017-11-11  本文已影响39人  328c18149e5a

雪球上显示不全,请点击标题下蓝色字体“查看原文”
雪球上显示不全,请点击标题下蓝色字体“查看原文”
雪球上显示不全,请点击标题下蓝色字体“查看原文”

一、初步价值评估

1. 成长性评估

截至2017-11-11,6个月以内共有 17 家机构对中材科技的2017年度业绩作出预测;
预测2017年每股收益 1.03 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95.22%, 预测2017年净利润 8.34 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107.78%

业绩预测 业绩预测详表 详细指标预测

2. 历史估值

pe pb ps

二、基本情况及生意特性

1.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业务范围
公司概要

公司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主要从事风电叶片、玻璃纤维及其制品、锂电池隔膜、高 压复合气瓶、过滤材料及其他复合材料制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业务结构
主营构成分析饼图 主营构成分析表格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产品或地区情况
上下游及销售模式
实际控制人
控股层级关系
机构持股占比
机构持股汇总 十大股东 解禁时间表
近年分红增发情况
分红情况 增发概况

2. 基本生意特征

1)收入,利润,现金流分析

收入 净利润 现金流

现金流很好。

2)ROE分析(杜邦分析)

加权ROE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非ROE 杠杆比例 资产周转率

资产周转率降低了9个点。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提升3个点。

3)毛利,三费分析

毛利率 三项费用率 销售费用率 管理费用率 财务费用率

4)资产分析

资产

固定资产占比一半左右。

报告期内,公司发行股份收购泰山玻纤 100%股权,合并范围加大,固定资产相应 增加。

负债

三、核心投资逻辑及业务分析

1. 市场空间及潜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预计202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将达到15%。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材料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将取得重大发展。

国家能源局已正式印发《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风电发展目标和建设布局。规划指出到2020年 底,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确保达到2.1亿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风电年发电量确保达 到4,200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随着风电产业链技术进步以及风电消纳问题改善,风电平价上网渐行渐近,未 来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玻璃纤维领域,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近年来玻纤行业纷纷进行产业调整、重组,通过玻璃纤维上下游一体化、差异 化战略布局,相互延伸融合,实现产业链与市场对接协同发展。目前是国内玻璃纤维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随着 国内能源和人工成本的不断增长,利用先进工艺装备和信息自动化,加快产业智能升级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摆脱低质量、 低效率的现状,形成规模效益和质量效益,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十三五”期间全球复合材料需求总量将持续以 5.2%增幅增长,预计2020年全球玻璃纤维需求将达到700万吨。

锂电池隔膜领域,新能源汽车进入黄金发展期,“十三五”期间动力电池锂电池隔膜市场需求将出现爆发式增长,预计年 复合增长率将超过70%,且目前国内动力电池锂电池隔膜进口比例超过90%,进口替代的市场空间巨大。预计“十三五”末国 内锂电池隔膜需求量将超过50亿平米,动力型占2/3以上。未来锂电池隔膜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薄,技术趋势是湿法双向同 步拉伸涂覆隔膜,主要应用于高端消费电子和动力电池领域。

2. 竞争格局及优势

竞争格局

目前公司风电叶片产业发展势态良好处于全国龙头地位,“十三五”的发展关键是在加强国内竞争优势, 继续保持市场占有率领先的同时,坚定跨出国际化战略步伐,拓展海外市场空间。

公司玻璃纤维产业位列全球前五,“十三五”将通过产业升级 改造,拓展应用领域,提高配套自给能力等,提升核心竞争力。

目前大量资金已进入锂电池隔膜领域,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断 加剧。公司锂电池隔膜产业已建立独立运营的产业平台,通过与先进设备厂独家战略合作,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湿法同步 拉伸工艺的产品综合性能优越,已通过主要战略客户测试和验证。公司“十三五”将根据市场对高性能薄型锂电池隔膜的需求, 重点开发全球领先的锂电池客户,快速建设产能,迅速成长为国内综合竞争力领先的锂膜研发及制造企业。

竞争优势

1、产业发展优势

公司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坚持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主导产业。

“十三五”期间公司着力打造主导产业和创新孵化产业两大业务平台。随着公司与泰山玻纤重大资产重组的完成,公司形 成以中材叶片(全国第一)为代表的复合材料制品、以泰山玻纤(全国第二)为代表的玻璃纤维及玻纤制品两大支柱型产业, 实现玻纤及复合材料领域价值链的整合;重点投资锂电池隔膜产业,快速做大做强;同时创新机制,培育、孵化科研院所储 备及开发的科研技术成果。未来在支柱产业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锂电池隔膜等重点培育产 业将为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公司的投资价值。

2、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首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两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一个国家重 点实验室、三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个博士后工作站,形成了稳定高效的研发平台,拥有一支国内优秀的新材料研 发人才队伍。同时公司还是玻璃纤维、纤维增强塑料、绝热材料三个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在行业中具有 较为突出的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是国内特种纤维复合材料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化-产业化技术链条最完善、产业竞争力最强的公司,与国内多 个国家级研发机构保持长期合作。2006年至今,公司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类奖励146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工程设计和咨询类奖励95项。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所属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共拥有有效专利490项,其中发明专利242项,实用新型247项,外观 设计1项。其中,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共41项。

3、战略合作优势

公司风电叶片、玻璃纤维、锂电池隔膜、高压复合气瓶等产业均与市场战略大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产品、技术、 市场、人才等方面协同创新、优势互补,共同合作占领行业制高点。公司积极开展同高校、协会的产学研合作,2017年上半 年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泰安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新材料产业创新孵化服务平台,推动产业上下游紧 密合作,战略协同,促进产业规模化和智能化集约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同地方政府升级合作,以共建产业园区等方式协 助地方政府开展招商引资、创新孵化、科研转化、管理咨询等服务,同时为入园企业提供项目咨询、项目设计、产品质量检 测、性能评价、标准论证、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技术开发、人员培训、情报信息等服务,实现了运营服务模式的创新升级。 通过战略合作,公司具有更强的资源调配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促进公司产业、技术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上 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4、品牌形象优势

公司坚持以“打造主导产业、推进机制创新、强化运营管理、塑造知名品牌”为指导思想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凭借雄厚的 技术实力、质优价廉的产品与服务在行业中始终享有较高的商誉和知名度。

近年来,公司的风电叶片、玻璃纤维制品、高压复合气瓶以及膜材料产业紧跟行业发展步伐,产业规模、产品质量和产 品产销量名列前茅,在我国风电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等领域树立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地位。

另外,公司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营模式,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着力丰富产品系列,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完善售后服 务体系,建立客户满意度评价机制;健全国际国内市场体系,产品行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的品牌 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并形成了一定的国际知名度。

5、运营管控优势

公司在主导产业平台,建立材料采购集中管理,特别是在叶片产业全面实行零库存管理;建立标准化的质量体系,将成 本考核全面覆盖各制造基地;推进技术攻关和技术改进工作,持续优化工艺流程;深化生产管理,实施技术革新;推进信息 化体系建设,提升内部运营效率,与客户需求紧密对接。通过管理提升和优化,全面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主导 产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泰山玻纤顺应全球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其产品结构向"轻质高强高模、绿色环保、功能与特 性的可设计性"发展。新区生产线集成应用了多项先进工艺技术,并形成了从原材料、生产制造和仓储物流完整的自动化, 有效提高产能,降低成本,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3. 成长驱动和态势

玻璃纤维产业市场需求旺盛,同时随着公司以募集资金投资的2条10万吨新生产线建成投产及稳定运行,制造成本不断 下降,产品结构优势进一步凸现,盈利能力不断提高,截至报告期末销售玻璃纤维53.6万吨;

风电叶片产业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国内风电装机增速趋缓,但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及产能布局,重点开发大型号、低 风速叶片,进一步降低大型叶片制造成本,市场占有率逆势提升,截至报告期末,销售风电叶片合计3,267MW,继续保持 国内第一,龙头地位稳固;

气瓶产业通过内部资产业务整合保留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产能,2017年气瓶业务轻装上阵,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扭亏为 盈,截至报告期末,销售CNG气瓶合计11.9万只,较上年同期增长21.9%,整车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同时向天然气储运、 储氢瓶等业务方向积极拓展,已实现小批量销售;

报告期内2017-9,公司投资的“年产2.4亿平米锂电池隔膜生产线项目”首条生产线已全面进入试生产阶段,产品已送主要目标 客户试装测试,同时积极开展其余3条生产线的设备安装及调试。

锂电隔膜放量在即。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7万辆和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9.7%和79.1%,景气度明显回升,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将带来锂电隔膜的需求大幅提升。目前高端湿法隔膜产品供不应求且被国外巨头主导,国产替代在途,公司投资的“年产2.4亿平米锂电池隔膜生产线项目”首条生产线已全面进入试生产阶段,产品已送主要目标客户试装测试,同时积极开展其余3条生产线的设备安装及调试,届时公司将成为湿法锂电隔膜龙头之一,规模优势明显。预计公司产品将于18年开始有望迅速放量,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西南证券发表时间:2017-10-18

当前重点关注锂膜业务,未来有望提升公司整体估值。中材科技积淀深厚,是我国复合材料领域领军企业。公司抓住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好时机,定位高端锂电池隔膜市场,采用的湿法双向同步拉伸法是国内唯一。目前公司已有的南京的三条产能2,720万平米生产线,16年公司开始实施锂膜生产线建设项目,获批发改委1.4亿元专项基金。目前第一批1.2亿平米产能进展顺利,首条产线已经全面进入试生产阶段,同时积极开展其余3条生产线的设备安装及调试,该项目乘“十三五”产业政策之东风,借“进口替代”之势,抢滩目前国内严重供不应求的湿法锂膜市场。公司还将于18年初继续投放第二批1.2亿平米生产线,远期产能规划10亿平米以上,后劲十足。
湿法隔膜已成大势,国产替代空间巨大。隔膜作为锂离子动力电池四大原材料之一,目前尚未完全国产化,由于湿法隔膜具有诸多性能优势,未来将会形成隔膜工艺的主流,由于下游需求高达50%增速的复合增长和超高的行业技术壁垒,高端锂膜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我们预计行业优质产能的释放将会低于预期,而相应产品价格下滑幅度也会因为优质产品的相对稀缺性而低于市场预期。整体而言,行业仍将维持高景气度,率先破局的龙头企业将会享受较高的盈利水平。
对于中材科技而言,公司在装备、技术、客户、认证方面已经处于行业前列,随着锂电隔膜新线的陆续投产,有望抢占空间客观的锂电隔膜市场,从而形成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中信建投证券发表时间:2017-10-17

四、主要的风险

(1)战略管理风险

公司已形成“十三五”发展规划,在落地执行环节会存在分解不到位,落地路径不明晰,执行出现偏差的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着力提升管控能力、优化创新孵化体系、搭建战略绩效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战略规划落地 举措。

(2)国际化实施风险

公司两大支柱型产业风电叶片及玻璃纤维其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在国内均位居领先位置。公司坚持做大做强支柱型产业, 力争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实施国际化战略、着手布局全球市场是必由之路。在实施国际化的进程中因境外投资及海外开 拓经验不足,缺乏相应人才,存在国际化成效不显著的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深入调研海内外相关产业发展环境,利用现有国际化市场网络推进公司整体国际化步伐,合理搭 建境外产业架构,同时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大力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确保国际化战略稳步实施。

(3)主导产业市场供需变化的风险

风电产业的发展受国家及行业政策的影响因素较大,存在相关政策的调整导致风电叶片市场需求下降的风险;近年来, 玻璃纤维行业市场供给量不断扩大,存在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不断推出市场潜力大、经济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紧跟市场需 求,强化市场营销及开拓力度,深度挖掘客户潜力,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市场份额;同时,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流程,有效较 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保持核心竞争力。

五、其他重要问题

2016年,公司设立了中材科技首期管理层与核心骨干参与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股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以人 民币154,498,794.69元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票10,781,493股。该股票已于2016年5月10日上市,锁定期为股票上市之日起 36个月。

通过管理层与核心骨干股权投资计划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实现股东、公司和员工利益的一 致,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促进中材科技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2016-12研发投入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