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想法

早晨的花儿晚上采(系列散文之三)

2023-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乡里人氏

我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我的母校之三:津市二中

      1960年9月,我被录取到津市二中读书,在这里度过了三年既艰苦但又美好的时光,顺利地完成了初中学业。

      当时,正是我们国家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的时候,我们的物质生活是比较差的,记得学校食堂每月的伙食标准是5元钱,每餐吃老秤4两米(相当于新秤2两5钱,即125克)的饭,菜嘛,八人一桌,一大钵稀的(南瓜、丝瓜汤之类),一小钵干的(盐菜、豆鼓等)。有时早餐则为蒸面条(现在的学生恐怕听都没听说过)加点盐,呼啦呼啦几下就完。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校纪律还是挺严的,连迟到三次也记忆小“过”,三次小“过”升中“过”,三次中“过”提大“过”,记了大“过”可不得了。但大多数同学对学习都非常认真,下了课,往往还在争论学习中的问题,有时争着争着就在地上划起几何图形来证明着自己的正确,在这样的氛围中,你要不努力似乎还真不行。当然,这与当时一批身处艰苦之中但敬业精神极强的老师是分不开的,比如老校长王道济、语文老师卜日晖、数学老师彭运福、化学老师张德金等。

      除了课堂教学外,学校还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以丰富生活,现在看来也应该算在素质教育的范畴之内,比如文艺汇演、诗歌朗诵比赛,排球赛、篮球赛,田径运动会以及各种学科竞赛等。我那时年龄在班上是小的,个子也矮得可怜,毕业时还不到140厘米,因此,体育竞赛根本排不上号,但诗歌朗诵(自己创作自己朗诵)、作文选优、数学竞赛什么的,倒还取得了不赖的成绩,很是骄傲了一阵子。期末也被评为过优秀学生,享受了奖学金。现在想来,这一段的基础为我后来在经历坎坷之后,高中毕业十二年之后仍能考上大学,较好地完成学业是极有作用的。

      除学习外,给我印象极深的还有当时的农场劳动,那时学校前后共有一百多亩土地,栽种着蚕豆、辣椒、高粱等等,连教室后面的空地里也有不少南瓜、豆角、西红柿之类。西边有一个大猪场,我们经常分班到那里劳动,下种、除草、剁猪草、……样样都干。记得有一次,是刚进学校不久,学校召开师生大会,主题是号召大家积极投入农场劳动,会场布置得很隆重,舞台上写着大的横幅,其中有几句是“热气腾腾,干劲冲天,一人一器,苦干半天”,会上党支部书记张儒和同志作了极富鼓动性的报告,然后几百师生一齐奔向农场认认真真干了一个下午,的确是热气腾腾。农场的收成也挺好的,不时还分一些蔬菜给同学们带回去,与家人一同分享自己的劳动果实,也算是一大乐事。后来我下放农村当知青时,能很快适应农村生活,这也可能是一个原因。

      时间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年二中的面貌也大大改观。作为一个曾在此学习后来又在这里工作过的人,我衷心地感谢我的母校,愿她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兴旺发达,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写于1997年,二中校庆四十周年庆,载校庆纪念册《春风与共》)   

(后记:很不幸,而今已经没有津市二中了,这里被卖作了商业用地,一所建校五十多年的学校在商业大潮中被有人毫不留情地拆除了,除了原有的校舍外,一座耗费上百万元刚刚建成、还没来得及装修的新教学大楼也被毫不手软地推倒了,更让人伤心的是,上万的曾经的学子从此没有了“母校”。如今,人们都在怀念她,但……)

                          2019年四月

一篇旧文,为什么要重发?因为据可靠消息,二中的“番号”撤销后,另建了一所新学校,教师是原班人马,但却叫“民办”,而今年听说,市里又花了一大笔钱,“民改公”了。

(该文为系列散文“我的母校第三篇,因最早写成,故先发于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