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
一起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到现在,已经接近二十个人。这是我在发出读书邀请后没有预料到的。我的心理预期大概是两三个人,最多也就五六七八个人,没想到逐渐有人加入,而且有的伙伴到现在每天都坚持,比我还要坚持的好。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提示,如果对身边的人、事物没有太高的期待时,说不定收获会远远超过期待。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活在人群之中,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期待。这份期待一般都是自己的,无论是谁对谁的期待,一般情况下,期待包括自己对别人的,自己对自己的,别人对自己的。
就像我邀请朋友们来跟我做搭档一起读书,首先我对自己有一份期待,就是希望我能够好好地把一本书读好。同时又对搭档有一份期待,期待他能够监督我,给我一份支持。那么如果有朋友约我一起做搭档,他对我有没有期待呢?一定是有的。如果没他对我没有期待,那么他会选我做搭档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9995970/1b886c853ce82b37.jpg)
有些期待我们是能够意识到的,但有些期待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我们没有意识到的那些期待对我们自身的影响会不会更深呢?
一个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一定会抱有期待。期待与希望差不多,一个人有期待,有渴望,内心才会有光明,才会有动力,才会行动。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没有了任何期待,那么这个人心里还会留下些什么呢?这个人在世上还能跟谁有连接呢?还会有什么意义呢?
在学习的课堂上,我们曾经学习过,因为有期待而痛苦,该怎么办?放下期待,降低期待,找一个期待替代,抱着期待痛苦,找到未被满足的渴望。
其实,我倒是觉得一个人有一份期待是好的,只不过是这份期待不要太高,且不要把它都寄托在别人身上。
就比如我邀请朋友跟我一起搭档读书,我对别人一定是有期待的,对自己也是有期待的。同时我又知道,读不读书其实是我自己的需要,和别人没有关系;我能不能做到读书的承诺,也是我自己的行为,和别人也没有关系。即便我找了搭档,无论是一个两个还是十七八个,如果我真的做不到每天都读书,那么再多的搭档也是没用的。如果别人真的不读,我也没有办法强迫对方一定要读。
但是找到一个搭档,至少在心理上感觉会有一个人在监督我,就相当于有一双眼睛在看着我,如果我做不到,这双眼睛就会一直看着我,让我无处可逃。所以找一个搭档的目的是扮演超我的角色,扮演道德批判的角色,最终让自己变得自律起来。到底能不能自律,还是需要自我在其间进行协调。
很幸运的是有这么多朋友愿意陪伴着我,与我一起成长,这是一份外在的力量,这也是一种信任的力量。我的超我不允许我辜负这份信任的力量,我的自我还算是比较强大,本我比较弱小。我觉得有了这么多的人,我一定能够更好的完成我的读书计划。
![](https://img.haomeiwen.com/i9995970/e75dfdc51de11e89.jpg)
目前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可能还是去做,不断的去做,在做的过程中收获更多。从承诺读书的第一天开始,我已经每天都在坚持。又有这么多的朋友愿意陪着我,我觉得我能够更好的坚持下去。到现在已经坚持了大半年,几乎做的还是不错的。
这段时间以来,大家的陪伴让我内心涌起一股暖暖的力量。我曾经做过一幅画,画的是一棵大树,在画完这棵大树的枝杈之后,我发现正好是九个比较大的枝杈。也许潜意识里,这九个枝丫正好代表九个人(当时是九个人)。所以我又特意画了九个果子,这九个果子也是分别代表不同的九个人。我给到那幅画的关键词是大树、生命、果实、生长。我们九个人组成这棵大树,是为了更好的生长,最终一定会接出各自的果实来见证我们的美好的生命。
现在,经过大半年的时间,我觉得我已经形成了较好的自律,现在能够很好的完成自己的计划,偶尔放纵自己,有一天两天的不读,偷偷懒,也会允许自己。不苛求,顺应享受这个过程。
还有一起来搭伴读书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