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圈清理了吗?
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150定律":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这个被叫做"邓巴数字"。
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软件了。看看你共有多少联系人?转手打开你的朋友圈,你都会给谁点赞呢?
看似你很忙,在微信圈眉飞色舞,但你扪心自问:有没有志同道合的交心挚友;在交际圈杯觥交错,但你如梦初醒:你是百无聊赖?还是意气风发。
不管你家平方数有多少,永远都是缺一个更大的储物间;不管年龄有多大,女人永远都少一双鞋,一件衣服;不管你的微信好友是多少,你能推心置腹的也就寥寥无几。
在此,分享两点与大家共勉:
一、要有"断舍离"的气魄,超过一年不联系的圈友可以删除。这就像遇到搬家时会发现很多东西是可以被清理的。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人们时间是有限的,决定了大家要区分无效和有效的社交。那又怎么判断社交到底有效无效呢?
知乎上有个大讨论: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交,其实就是人与人互相间的价值交换。这说的是有些功利和无情,但是世界的游戏规则就是如此。所以要求我们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自我价值的提升上,这样才能改写游戏规则。
二、"注意力"是稀缺的资源。点开我们的订阅号,会发现两点:第一是关注的公众号很多,第二是各个公众号的打开率是相当低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数字的背后在我们身处的这个新时代,大家普遍有本领恐慌、知识焦虑,因为变化太快了,在你还没看明白怎么回事之前,人工智能已经在路上。
所以大家就去多多关注认为对自己有用的公众号,并很天真的自我安慰:收藏即是学习。
其实不然,我们正确地打开姿势该是这样:选择一个领域,深耕。然后才考虑多维竞争力的事情。
为了不让自己负重前行,人生必须做减法。留下能共同成长进步的人,还有能实现价值的事,以及信仰和骨子里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