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完美主义

2022-12-08  本文已影响0人  倾斜执中

因为我曾经也有很严重的【完美主义情结】,我在心目中构建了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那个我无所不能,所向披靡。

每当我无法完成目标,而我觉得理想中的我应该能够完成得很好的时候,我就很崩溃。

不接受现实中的自己的代价,就是我很容易焦躁不安,很容易情绪内耗。

那么,我是如何一点点调整自己,变得不那么拧巴,建立稍微稳定一点的自我观的?

其实最主要的,我觉得还是要先了解自己。

因为当你知道自己最擅长什么,最不擅长什么?当你慢慢知道自己的情绪最容易被什么事情、被什么人引爆之后;

你才会想着去了解原因,也才会去摒弃那个不完美的自我,去接受真实的自己。

这样才能摆脱对自我的否定和贬低的循环之中。

我参考了《恰如其分的自尊》一书和小宇宙里对浣碧的解说,总结了以下4个问题,可以帮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你可以这么问自己:

①我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和别人不一样?

比如你会不会对自我进行贬低?你对待批评和失败是不是很敏感?你是不是容易自己做出决策并行动?你是不是容易坚持自己的选择?

就我自己而言,我曾经很习惯对自己进行贬低,对别人的批评也很敏感。

当我意识到这些问题后,我就在贬低开始的那一刻提醒自己,我不可以这样。

②我喜欢什么?我做什么事情会比较开心?

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是被家人或者周围人定义的,即别人说你喜欢什么,你觉得自己就应该喜欢什么。

我曾经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有一次,和几个同事去一个景点玩,当时大家嚷嚷着买冰糖葫芦。

我的第一反应是景点的东西贵,我不应该买,最终我选择了随大流。

但是,当一个同事问我喜欢吃那种口味的时候,我说不知道,和你一样吧。同事就说:你想吃什么,自己不知道吗?

是的,在那一刻我才突然明白我真的不知道。因为小时候父母的教育就是:外面的东西太贵了不要买。久而久之,我就习惯了。

③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我交朋友、跟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最看重对方的什么【品质】

关于这一点,我最在意的是责任感,和原生家庭有关。

④我会不会为了别人的情感需求去牺牲自己的情感需求?

我会不会因为害怕别人失望而委屈自己?我做出选择是因为自己想要,还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

曾经,我习惯了为满足别人的需求而委屈自己,也总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但现在我开始学着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因为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先照顾好自己,才有余力照顾他人。

渐渐地,我接受了最真实的自己,才开始变得不那么焦虑,不那么内耗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