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很想问张学良一个问题
我其实很想问张学良一个问题
少帅禅园是张学良曾经居住的地方,被某公司购置后重新改造成了文创产品,文创产品里需要故事去填充就会因为有了内容而更灵动饱满,少帅和赵四小姐的故事也因为商业的原因依然在流传。来到这已经被赋予商业色彩的地方,曾经的老旧也因为商业赋予的养护重新焕发新的生命色彩,有万年物无万年主不过如此。刚刚踏入园里,立刻由衷地感叹,有人把我幽禁在这里就好了,可以将生命里所有的外在减少趋零,在这样幽美之境地里怡然地生活着,抄抄写写颐养生命。禅园俯瞰着都市,曲径通幽,花草层叠,不乏有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的感觉。不知道当年的二位俊子佳人是怎样隐逸生活在都市繁华之中,面对被软禁的宿命却能在心灵净土独善其身,找到一份宁静,度过漫长的大半生。
东方朔的"大隐"就是避世金马门,隐居于朝廷,他之所以称之为"隐"之"大"者,是因为隐逸于朝廷属于深藏不露,所谓大隐无形。至于隐居山野或都市,那只是形式的问题。不过于看重形式,拘泥形式,而不执守隐逸的内在旨趣。如果有东方朔的大隐思想,隐逸凸显的是对自我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维护,保身、全生、尽年显示出高扬生命价值的倾向,寻求平衡和统一。这就是东方朔大隐智慧的思想文化意义和人生意义。
少帅禅园这个名字是成为文创产品后所改的名字,站在禅园里,天马行空地做着各种想象,当年的少帅和赵四小姐在这怡人的环境里,理应是无风无浪的庭园生活,却不知其内心是否能置于广阔的天地中。我对他们没有做过任何考究,但也没听说过少帅和赵四小姐在受到庇护却失去自由之后留下了什么,除了年轻时候的风流往事和少不更事的过往。在50多年漫长的幽禁岁月里,按两个人的资质和生活条件,常理上应该可以在琴棋书画方面能够有所造诣的,起码总可以在书画方面留下一些作品,这样既可在人生的另外一个层面上留下有意义的事情,又不虚度时日。
一个人可以跨度两个世纪且长寿延年,年轻时因为特殊的身世而在近代历史里留下颇受争议褒贬不一的事件,也许表面上的风平浪静其实也伴随着波涛汹涌的人潮和挣扎不已的内心,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岁月里因为成熟因为智慧而慢慢地被烫平,并将一切烟消云散在时空里。突然想起了武则天的无字碑,隐隐地测想着,张少帅是不是也想着让自己的人生归零,不希望自己在人世间留下什么痕迹。后人少了更多的根据去评说,所有经历的、后悔的、无悔的、思考的仅仅成为一个人的事。
或者,一切以不说不做为大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