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儒家的道德说教】Ⅱ《中庸》20
2019-04-18 本文已影响22人
慕思001
“凡治民之体,先当治心。心者,一身之主,百行之本。”(《周书,苏绰传》)治理民众的根本,首先应当从思想上予以教化,使他们从内心拥戴。因为思想是人身心行为的主宰,是一切行为的本源。
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治理天下必须处理好三大要务:不要轻易谈论政略得失,不要轻率变革法度,不要随意变易文化习俗。那么也就不会有多么大的过错与失误了吧!处在上位的人,虽然具有良好的德行,却没有经过实践中的验证,不被人们认同,那么,就无从获得人们的信服,也就没有威信,在民众中没有树立诚信,那么所倡导的事,民众就不会服从。地位卑微的人,即使具有高尚的德行,却得不到尊重,没有尊贵的地位,也就没有人相信你所说的正确的意见,因为没有树立威信,因而民众根本就不愿服从。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所以君子治理天下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使自己的行为让老百姓认可。考证古代三位君王的伟大业绩,从而确信这是不容置疑的法则;推而行之于天下,从而确定这是天下共同奉行而不违背的哲理;求证鬼神的因果报应,从而确知这是不必疑虑的定律,即使千百年以后,如果有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怀疑的疏漏。卜问鬼神得到吉告因而没有忧疑,由此知道这是天意,千百年以后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怀疑的,这是人心之所向。因此君子的举止能够世世代代成为天下效仿的榜样,行为能够世世代代成为天下奉行的法度,语言能够世世代代成为天下遵从的准则。在远处享有威望,在亲近的人中也没有使人心存反感的地方。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正如《诗经》所说:“在外没有为人所憎恶的恶行,在内没有令周围的人感到厌弃的行为。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克勤克谨,不敢懈怠,美好的德行受到人们长久的传颂。”君子没有不这样做就能够早早地在天下享有德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