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生〈正蒙〉日记475.2021-10-26》

2021-10-26  本文已影响0人  金吾生

《金吾生〈正蒙〉日记475.2021-10-26》

今天是辛丑戊戌丁未,九月廿一,2021-10-26星期一。

【《乾称篇下》第六节  无所不感者,虚也;感即合也,咸也。】

    咸,是全部的意思。因为太虚之气“无所不感,无所不合”,所以称之为咸。

【以万物本一,故一能合异,以其能合异,故谓之感;若非有异则无合。】

    一与多,一在哪儿呢?一在本源。万物的本源都是天命所性,天命之而流布为不同的形质,成形之后又各成其阴阳刚柔之体,所以一而异。"惟其本一,故能合;惟其异,故必相须以成而有合”。那么,“感而合”的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船山讲解说,通过感应相合的合,不是取消差异的同一(或曰无异),而是保留彼此之间的差异性的化合,是适于太和的合,是和而不同。那种简单的同一无异的合,类似于兼并,仅仅统一于强制法规的一致性,牺牲的和缺乏的是内在的张力与生机,那么,这种一,“则仁义不行”,仁通和判断将撕裂。

    感之合的功效如下:“资天下之有以用吾之虚”,资,有资始和资成两个内涵,即乾道资始,坤以资成。用什么成就天下之有呢?“用吾之虚”,即太虚之和气。《咸》卦的《彖辞》说:“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见矣。”比如说,同样是喜欢音乐,为郑声所感和为雅乐所感,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所以,人们可以“见其情乃得其理”。由此,将注意力集中到那些“尽性以合天”的圣贤们,他们“必利用此几而不容灭矣”。“几”,是精微的意思。

    观其感而得其情,尽性以合天。

    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张载集》张载著

《张子正蒙注》王夫之著

《诗集传》朱熹著

《诗三家义集疏》王先谦撰

《诗广传》王夫之著

《周义正义》魏•王弼 晋•韩康伯 唐•孔颖达

《程氏周易注》宋•程颐

《周易外传》清•王夫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