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 | 眼睛与睫毛的趣说
2020-07-16 本文已影响0人
眺山

“凡目能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
这是我读《曾文正公嘉言钞 • 家书》最感趣味的一句嘉言。愈是品味之,则愈是觉得意味悠长。
仔细想想,说任何人的眼睛都能看到千里之外,这似乎有点夸张了,但却不能看到自己的眼睫毛,这是确实的实在——谁的眼睛能够看到自己的眼睫毛呢?没有人有这样的本领吧?
曾国藩这段嘉言的全文是:“沅弟谓雪声色俱厉。凡目能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声音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见,苦于不自知。雪之厉,雪不自知;沅之声色恐亦未始不厉,特不自知耳。”这其中的“沅弟”是指沅甫,“雪”是指彭玉麟。这段话的大意是讲,沅甫说彭玉麟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令人害怕。彭玉麟的声色严厉,他自己不会知道;沅甫你的声色恐怕未必不严厉,只是自己看不到、不知道而已。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目能见千里,不能自见其睫”。如果这是一封劝解沅甫与彭玉麟以兄弟相待、和睦相处、共同做事的书信,那么,这“眼睛与睫毛”的实证的趣说即达到了最高的说服力,让人无以辩驳。——若讲本事大,那么,请用自己的眼睛看看自己的睫毛,何以?怎样?
这个嘉言的核心硬点在于:自知之明,在大多数人都是一个困难点,正所谓知他人易,知自己难,自我批评是为更难。
曾国藩何以能够成就大事大业?贵在其自知之明高于常人,自我批评更是多于、严格于常人。学习曾公,我们可否在这样的方面真做真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