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活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 ? 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读书渐入佳境,为作者的观点拍案之际,感觉一股力量正在与过往的观点打架,最终被作者说服的这样一个过程里,亦或是被作者奇异的思考角度折服,惊叹还能从这样的角度去想问题?感觉自己的思路被拓宽的过程中。或是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作者分析的入木三分,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行之有效,自己如醍醐灌顶之时刻……
这样一句诗,就这样从脑袋里冒了出来。自己何时开始与书为伴?时间已经模糊不清了。
读书的年纪,却是贪玩去了,书本的吸引力远远不及,外面的各种可以触摸的实物,以及与小伙伴一起玩的各种好玩的游戏。
如今,没有人催着看书,没有任何考试需要考书上的内容,没有时间完全沉浸在书里,却开始见缝插针的看起书来。甚至开始悔恨,早把时光辜负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一些生活的道理,从书中获得答案,是促使我静下来的原因。
一杯清茶,一摸阳光,一片安宁,一本好书,一个好伴
这样的场景光想想就很美好,如今我是忙完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闺女安睡后,悄悄起身,打开灯,进入书房,唯有灯光为伴,咖啡提神,贪婪的享受这难得属于自己的时光。唯恐一声啼哭,把我从书中的世界唤醒。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书籍是一个人精神层面最好的的滋润,曾经随人群淹没在喧闹的音乐、五光十色的灯光、酒精催化下的牛皮哄哄里,笑着笑着,却笑出了生活的苦涩。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南宋朱熹的诗。
当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他那半亩方塘,不停地晃动,那清澈方塘中方能倒映神奇的、妙不可言的景致。这也是朱熹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治学的感受。为了让“源头活水”不断注入,他除了在自己的寒泉精舍博览群书、讲学布道,还游走于各地学府。
我愿此生能够与书为伴,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源头活水”不停的洗涤我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