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山露营记游
同事家的小朋友午睡的方式比较讲究:需要家长开着车在路上遛弯。而我恰恰相反:每当在路上时,我会更加清醒一点。有一句话说“身体和灵魂,总得有一个在路上。”身体虽然禁锢不了灵魂,但有时身体会带着灵魂奔跑。它带着灵魂,去遇见一些新鲜的人新鲜的事,去看见另外一个自己……所以人需要经常出走。
一、露营
“露营”也是一种出走的方式,从自家的席梦思上,舒适的空调房里,走出去,走到乡下,山间、海边……和熟悉的朋友、与陌生的驴友在虫鸣、蝉叫声里安放自己的身体……
我们是下午三点出发的,车开不多久视野就开阔起来,公路两旁是碧绿的稻田,同行的驴友解释说这个种的是单季稻。
时候虽然是初秋,但是太阳还是不肯惜力,没有云雾的遮拦,竟比夏阳还要热烈一些,但并不让人觉得烦闷。因为天空是高远开阔的,偶尔会点缀着白云,云的边界是很清晰,一大朵或者一小片,特别像舞台布景。而且秋天多的是长风,它调皮地推着云,云起初是不情愿的,后来不知怎的就跟着风跑了。
车在盘旋的山路上奔驰,一步一景,森然碧立的峡谷不时地撞进我的胸怀,待要细看,却又倏忽而过,只觉得那峡谷越来越深。不一会儿,那些白云远远看去,就像挂在山腰,似乎一伸手就可以摘一朵抱在怀里。车子又载着你向前,奔到了山脊,让你左拥右抱,左手峡谷,右手水库,又能揽长风入怀,就想一直这样在路上……
我们露营的地方在一个林场的管理基地。无论是领队还是业内人士都告诫我们这两个初次露营的人: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露营,真正的露营条件比这艰苦得多。这于我而言,没有什么影响,我想要的不过就是重温小时候的梦。小时候的我们躺在竹榻上,在邻居们的叙谈中朦胧睡去,幕天席地,不是更彻底的露营吗?虽然第二天早上是从自己的床上醒来的。
躺在帐篷里的时候,并没有多少睡意,而是觉得应该睡了,我的脑子里有很多的“应该”……
渐渐地周围的人声安静下来,同学清浅的呼吸声也起来了,我却越来越清醒了。刚才的那一幕清晰地出现在眼前:饭后,一眼望去,黑魖魖的。说饭后散散步的是我,说别去的也是我,同学被我这么一说也不敢去了。我不知道你们读书的时候最先注意的是什么,我最先注意的是时间。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世说新语》中《王子猷雪夜访戴》“夜大雪,眠觉……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他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的非常之举,总是让我非常羡慕他们的胆气。读到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更是佩服!“七月既望”那是七月十六,鬼节后一天!与黑夜执手相谈,则会打开生命的另外一个时空,更容易看见别样的世界,遇见更纯粹的自己。他们自黑夜里产生的珠玑,滋养了白日里奔忙的我们。
话说回来,因为有小伙伴东和他夫人的加入,我们四人成行了。还算宽阔的山路(可以行车的水泥路),我小心谨慎地走在手电筒的光所框定的小小的空间。没走多远,就到了预定的目标——水库,有两人想要继续行走,但是毫无意外的是,结果总是会被胆小的人所左右,我们打道回府了!此刻躺在帐篷里的我,看见了那个走在山路上的自己!原来我是那么地局促和仓皇,我真的很像那个著名的实验中的跳蚤。“生物学家曾经将跳蚤随意向地上一抛,它能从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但是如果在一米高的地方放个盖子,这时跳蚤会跳起来,撞到盖子,而且是一再地撞到盖子。过一段时间后,拿掉盖子就会发现,虽然跳蚤继续在跳,但已经不能跳到一米以上了,直至结束生命都是如此。”是谁在我的生命中放了一个这样一个“盖子”?这值得深思,不过那是留给我一个人的作业。我们再来看看我身边的小伙伴们:若雨小姐姐,足迹遍及世界;不懂外语,没关系,有翻译软件;行走江湖中受到过不同国籍不同种族的陌生人无私的帮助,这些温暖的经历让她更加想要继续行走,我想这对我们而言,也是一种鼓励。东小哥哥也曾遭遇抢劫,他也从不因噎废食,而是继续在商务旅途中享受徒步的乐趣。
回来的路上,凝望着山下灯火璀璨的那一片,在幽深的黑夜里显得格外夺目,华丽、热闹、浮夸……那正是我们日日夜夜生活于其中的地方。此刻看去,恍若隔世,不过也真的是一种特别的体验,仿佛看到另外一个时空的自己……
有人说,面对这个世界,我们就像摸象的盲人。我想,此话不假,我们只能以自己有限的经验来感知这个世界,所以我们要走出去,打开来……
想着想着,睡意朦胧起来,但仍是不肯睡去,透过帐篷看见的天空,并不是纯粹的黑,而是黑得发蓝,星星只有一颗,似乎就一直停留在那里,没有移动过。因为刚才走山路的那份经历的缘故,我闭上眼睛试着去感受周围其他的生命。起初虫鸣此起彼伏,叽叽喳喳的好吵。听着听着,感觉它们也是在话家常,响亮的蛙声偶尔点缀其间,让我疑心那是蛙的呼噜声。渐渐地,我迷失在这天籁中……
二、日出
泰戈尔说:“你已经错过了太阳,不要再错过月亮和星辰。 ”无缘观赏日落的我们,第二天早上一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边奔跑着去水库边看日出。后来幸亏领队的白马载我们去了最佳观赏地,不然真的会错过平生第一次的日出。红中带黄的朝霞,轻若白纱的云海,以及云海里隐约浮现的山峰,极像巨幅油画。当然还有小鸟的啁啾,似乎没有日出也无憾了!但是我们还是静静地等待,哇,出来了出来了!激动时词穷了。我迅速跑向最佳角度,在他们的帮助下跃上半人高的水泥墩。火红的小圆球慢慢地从云层里探出头来,我们也屏住了呼吸,但是它似乎被什么坠住了,一直停留在这个位置!终于它慢慢地升高了,气温也瞬间提升,我的脸开始感觉到灼热。这时“追风”小侠才驾着开了“暖气”的车,赤膊上阵。原来他的衣服未干,身上又因为涂了万金油,感觉无比凉,所以开了暖气。他瞧了一眼已在小半空的太阳,把我们载回去了,我们在弥漫着万金油气息的车厢里“残忍”地哈哈大笑,追风小侠也好脾气地笑笑,小侠果然气度非凡!
三、徒步
最后一个节目就是从福泉观横穿到白岩山的杨府殿。这段路程来回10公里,原先是一条古道,现在将要被改造成公路了!轧路机已经推平了三分之一的路程,我们行走的这一天,它还在路上继续推进。我们被劝改道。但是正因为它即将消失,所以我们更应该走一趟,向这千年古道致敬。这一条古道沿着溪流而上,时而从怪石峥嵘中穿行而过,时而跃上山脊,或者在高大的水杉林间停留一下,又马上拐向另外一个山头。沿途风景美不胜收,有很多看去就有很多故事的石头,只希望它们能够被妥善安放,而不要消失在推土机下。也有深不可目测的潭,不知道是怎么形成的。更有记录着很多人的悲欢的古道本身。因为不久它便不复存在,所以更让人痛惜。我看见一处老树的根已经和石头分不清彼此,共同承载着行人匆匆的脚步,很想把它拍下来,但是我知道,不如深深地记在心里。我想,可不可以也有一条关于保护古道的法律?难道古道算不上人类的文化遗产吗?它是人、自然、时间共同孕育的美好事物,不仅仅只是一条路而已啊!
路,是好路,而我却并非一个好的行路人。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久没有徒步的原因,我找不到与路的默契,不时地需要手脚并用,需要后面的队友施以援手。队友们一路走得云淡风轻:我同学椎间盘有点突出,但是她也走得如行云流水;吴大哥拖的是一双洞洞鞋,注意是“拖”哦,那鞋就像生在了脚上,他身材高大,却给人以身轻如燕的感觉,他与队伍里最年轻的追风“飘”在队伍的最前面,不但走得快,而且拍了很多照片,本文所配的照片大多出自他的手。而我的动作幅度很大,姿态夸张,估计领队都看不下去了,含蓄地说:“我看你还是比较适合游泳。”回来的路上,自己慢慢地找到感觉了,可惜此地已没有第二次的机会行走了……其实也很幸运,在古道消失之前,温习了一遍!
露营之旅,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