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里的“咕咕等”

2024-01-09  本文已影响0人  作家源源之逆流而上的你

         

      天色蒙蒙亮,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味道,小鸟不知何时已经从梦中醒来,在屋外的树枝上叽叽喳喳的叫着,这祥和的声音,让我慵懒的的意识从睡梦中渐渐苏醒。伸出胳膊房子里依然渗透着的冷气。时令刚刚是冬月过去,腊月开始的时候,温度比之前能稍微高一点。她望着被雨刷冲刷的白墙掉的斑斑点点的房子,心里默默的感叹时光易失,汽车的鸣笛打破了宁静的天地,班鸠鸟“咕咕,咕咕的叫着”,发出让人怜惜的叫声。

      记的小时候,我常常跟在母亲身边,很多生活经验都来自母亲。听见班鸠鸟不停的在老屋的房头的树上叫起,就缠着母亲问为它为啥一直不停的叫咕咕等。据母亲说班鸠鸟又名咕咕等,传说她本和姑姑约好了一起走,可是它要回家换衣服,等它换完衣服出来之后,姑姑没有等它已经飞走了,留下了它一个,它就一直“咕咕,咕咕的叫着”,后来人们就给它起名“咕咕等”。咕咕等是我们这里很勤劳的鸟儿,清晨太阳还不是很高的时候,它就开始了自己的叫声,为这寂静的天地增添几分活力。

      在我很小的时候,村子里还相对落后,没有自来水,没有水泥路。很多人都住在窑洞里。耕地主要靠牛、骡子等牲畜耕地。机械设施,交通工具都相对较少,大家赶集或者去别的地方,经常坐一种用帆布蓬起来的“奔奔车”。有摩托车的家庭已经是很富裕的家庭。那时候的鸟儿格外的多,六点左右的夏天的早晨,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就被树上的鸟儿吵醒,在那个没音乐和歌曲的年代里,鸟叫声成了我世界里最动听的旋律,而“咕咕等”是这些旋律中最普遍的音乐。

      清晨起来伴着鸟儿的叫声,和哥哥去街道里的水井上给家里抬两桶水。一边走一边玩,等到水抬回来,把院子扫完母亲就给我们做好了饭。吃完饭,写了作业,就和玩伴满村子的疯跑。春天来的时候,在离家不远处的涝池里抓蝌蚪。阳光照在水面上,被树影遮挡的斑斑驳驳的光里,密密麻麻的蝌蚪在涝池里游来游去,我们兴奋的抓起一只只蝌蚪放在自己的瓶子里。长的很长柳树的枝叶在微风中晃来晃去,抚摸着我们的脸庞,我们毫不费力的折下它的树枝扭成“咪咪”。用力的吹响,树上的鸟儿被在寂静中惊醒,晃动着翅膀飞到其他的枝头。我们的笑声响彻了整个天地。玩累的时候,就用柳树的树枝做花环帽,一人一个花环帽带在头上,拿着自己的“战利品”慢悠悠的在午饭之前回到家里。

      小时候我们没有很多玩具,自然中很多东西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玩具。用泥巴捏泥娃娃,打泥爆爆。抓蚂蚱,看蚂蚁搬家,抓知了,抓蝌蚪,跳房子,抓码…

    时光荏苒,如今的我孩子已经快和那时候的自己一样大,而他的世界里只有密密麻麻的楼房和一个人在房子里的孤独,他没有很多玩伴,无聊的时候,只有一部手机。闲下来的我常常带他去感受外面的世界,听那自然界和谐的旋律,感受这自然带给我们的惬意。终日忙于工作并没有太多的时间。为此我心存愧疚,再好的玩具也比不过自然界里那些悦耳动听的声音。再好的手机也给不了他一个安静祥和的童年。

    我们那个年代虽然日子清苦,但是无论何时我们的生命里带着自然界给予的安宁,而儿子的世界里物质很丰富,他确没有吸收到自然界中天然的气息。我时常感慨,时代进步的同时,我们到底是在前进还是在后退。清晨的咕咕等再次在耳边响起,我希望儿子将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听见自然中最动听的声音,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心中仍然保持那份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敬畏,在自然中治愈,在自然中宁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