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沟通
悠悠千载,中国历史上多得是“狡兔死,走狗烹”的开国功臣的惨剧,可是这一现象在初唐时期太宗年间却相对较少,典型的例子就是长孙无忌在高宗年间的惨烈下场,这和太宗的强大的沟通能力离不开。
一是寒心的话适当说。唐太宗也非常善于用不流血的方式敲打功高盖主的开国功勋们,众所周知,从隋末乱世,群雄并起,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战,手下猛将如云,在夺嫡之路上,秦王文学馆的谋士众多,多得是为大唐建国和秦王继位出力的元老级人物。如何收拢人心又如何把控帝王权利?
尉迟敬德,曾经是救过秦王命的人,曾经在李世民举办的宴会上因为座次不合自己心意就和任城王李道宗打起来,李道宗当场血流如注,唐太宗非常不满,宴后就找尉迟敬德谈话“朕过去对汉高祖刘邦诛杀功臣之事非常反感……到今天才知道,韩信、彭越之所以被剁成肉酱,并不是刘邦的过错。国家纲纪,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常有,你要深加反省,好之为之,不然以后后悔都来不及”,从那以后,尉迟就学会了“自我克制”。
但李世民还是时不时敲打他,有人告尉迟谋反,李世民明知不可能,当面叫来尉迟对峙,君臣多年,尉迟当然知道这是李世民的提醒,顺着接下话,半埋怨的太宗的不信任,并解开上衣看遍身的箭伤和刀疤,太宗答道“我当然是信任你才会和你说这个事,你还埋怨什么。”后来尉迟以开府仪同三司的荣誉有意淡出政治,栖心于神仙道术,安然去世。
二是暖心的话偶尔说。有一次,太宗忽然和尉迟说,我把女儿嫁给你吧,当时的尉迟已经五十五岁的高龄了,太宗也就是四十一岁,更何况大唐公主身份何其尊贵。这样的尊容,尉迟感激莫名,但还是以贫贱妻,不忍弃婉拒了太宗的好意。太宗也满意的笑了。尉迟感动之余也明白,如果他真的尚公主,大概就是把自己放入鲜花烹锦的局面,生命大概是另一个结局了。
太宗朝绝大多数的开国元勋都能相安无事,善始善终,这和太宗把握人心,善于沟通的能力是离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