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谈演义城市故事

毕业两年,没有存款,不知未来怎样

2019-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米且青年

前些日子翻相册,无意间看到领毕业证时拍的离校手续单,这才恍然,算上一年的实习,原来离校已经快两年了。时间总在不经意间溜走,明明记得我还是拖着沉重的行李第一次远离舒适的家踏上求学之路的大一新生,怎么已经是被残酷的生活折磨近两年的社会人了呢?


01

志愿填的室内设计,当时懵懂的我们对于未来的构想是成为赫赫有名的设计师,往办公室一坐,有源源不断的客户排着队求着给他做方案,轻轻松松月入过万,买车买房,光宗耀祖。

年少无知的我们总是对未来存在过多美好的幻想,所以才有后来一次次的沉入绝望。

那时的我,无忧无虑,想买啥买啥,什么稀奇玩什么,意气风发,想怼谁怼谁,不用省钱交房租,不用为吃饱肚子而发愁,不用担心得罪上司影响工资,所以可以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在游戏中,偶尔在教室里冒个头,就算挂科也毫不在乎,当时天真地以为:老师除了让画图就是让画图,并不实用,反正我会软件,以后饿不死。

直到临近毕业,看着身边的同学都在为找实习单位发愁时才略感恐慌,翻出以前做作业时做的粗劣的效果图,胡乱弄了几份简历,在招聘会随便投了出去,简历投完,回到寝室气定神闲的约上室友来上几局游戏,坐等面试通知,依旧没有丝毫担忧,依然认为:反正我会软件,饿不死。那时唯一值得骄傲的资本,使我对未来的幻想依然是那么美好。


02

忘了是在哪本书上看见的一段话,大意是说:你是新生的时候学校欢天喜地的把你迎进来,毕业时则是一条最后搬离寝室日期的通知,毫无人情味可言。关系较近的同学已经约好了在哪租房,余下的则胡乱组队,可能同班几年从没说过一句话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同学就成了你的合租室友,一切只为了能在这个城市里立足下来。那时的我们,开始恐慌,也开始茫然。

工作之后,也才发现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资本根本就不值一提,一切从零开始,前辈们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友善的传道受业解惑,忙的没空搭理你,闲着的也只会找你瞎聊;这份工作也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几度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工资低得还没有房租高,骗自己前期都是如此,往后都会变好的。他们跟你谈理想,谈人生,却没空听你的春秋大梦,用一个又一个的又香又甜的饼将你留下,仿佛摆在眼前是一条康庄大道,只要踏上去,将会前途无量。

资本家都是造梦者,只想让你心甘情愿的活在他编织的美梦中。


03

曾有小伙伴对我说过:以前想不明白月薪一两千的工作岗位是怎么招到人,后来觉得管吃管住的条件则有极大的诱惑力。不知道资本家的康庄大道是否前途无量,微薄的收入无法做为立足于这个城市的支撑时,我选择了放弃,回到偏远的小县城,凭着唯一值得骄傲的资本,找了个管吃的工作,枯燥无聊的混着日子。也许当时是冬季的缘故,抬头看天时,只有灰蒙蒙的一片,看不见其他颜色。

县城很小,低头走三步都能碰见熟人,当别人问起近况如何,只能笑言一切尚可,再不敢大言不惭的吹嘘心怀改变世界的梦想。

生活大概就是如此,改变着你的模样,你却无可奈何。


04

那年过年,窝在家里,身无分文哪儿也不敢去,看着他们喜笑颜开,只能默默打开电脑,伪装成游戏宅男,静悄悄的呆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年后,又踏上去贵阳的列车,此前是求学,这次则是求职。

心里总有不甘,不甘就在小县城里聊度余生,总觉得外面的世界还有一番精彩等着我去经历。可真又来到熟悉的大学城,又觉得一切是那么陌生;毫无积蓄,为了生活,找工作时也不再顾及是否与专业相关,又不甘就此作罢,频繁换着工作,却渴望着稳定。时至今日,离校两年,收入微薄,没有存款,为房租发愁,为吃饱肚子焦虑,未来一片迷茫,不知所从。

上下班等公交时,望着来往的人群,只觉得像极了卑微的工蚁,整日忙忙碌碌,却只为给别人筑巢。

正如赵雷的《理想》里的歌词:

一个人住在这城市,

为了填饱肚子就已筋疲力尽,

还谈什么理想那是我们的美梦,

梦醒后,

还是依然奔波在风雨的街头,

有时候想哭就把泪咽进一腔热血的胸口。


趁工作闲暇,自己做了个公众号,不定期更新些关于设计的软件、素材、经验,有需要的可以关注了解一下,也欢迎交流。

公众号:米且设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