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共读|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利用人的左右大脑功能的原理,帮助我们快乐、高效的学习和成长。就像我们写文章用word,做数据统计用excel一样。所有的学习都来源于模仿,所以哪怕你是零基础、不会画画,你可以临摹我的作品或者社群里伙伴们的作品,都可以。我们就从最简单的一页纸读书法开始吧。
聪明的人通过口头传授、观察分析和阅读来理解知识。阅读分两种:你读得懂的和必须要读的,读得懂的能带给你咨询,但是不能带给你成长。必须要读的,给予你不了解,所以可以增进学习和获得启发。可能《如何阅读一本书》就属于后者,所以不容易读懂。但阅读是有方法可循的,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如何阅读一本书》。
读一本书,要先了解他的框架和大致内容,制定计划分阶段来阅读。每本书读有章节和目录就是最好的读书计划。这样读起来,就好像把4000米长跑分成了400米的10圈。有目标,有节点,有时限和有方法,这就容易了很多。
《如何阅读一本书》一共分为4部分共21章,我们每天一章来进行带读。但千万别让学习,止步在直播间。只听我讲,你听的是热闹。只有你自己看一遍,画一遍,你才能真正的学到。而只有在阅读其他书的时候用到我们讲到的方法,这个知识才会属于你。以下是我的关键词笔记,提供给伙伴们参考。肯定你的笔记和我的会有不同,这样的不同完全正常,我们有不同的教育背景,文化影响,我们带着不同的目的在阅读这本书。所以放心的尝试,大胆的提炼出你的关键词笔记。提炼出来的内容,对于当下的你,就是最实用的。
第一章《阅读活力的艺术》讲了4个方面的内容:主动阅读,阅读的目标,阅读等于学习和老师出席或缺席。
主动地阅读:基本上阅读都可以算是主动的,因为是你主动的拿起了书,选择来阅读的,对吗?阅读可以应用到读书、看报、册子、文章和广告。就阅读来说,其实应该像棒球比赛中,投手和捕手们的配合一样。因为作者不会故意为难读者,只有作者和读者合作,才会达到终点。作者传递知识,读者接受到知识,并把知识为己所用。
阅读的目标:就是读者对于资讯的理解,我们的阅读有两个目的:读得懂和必须读的,读得懂的能曾加你的资讯,但不能提升你的理解能力。必须读的,通常是你都不懂的,因为他比你高那么一点,要通过学习才能理解。
阅读就是一种学习:有老师通过语言和文字进行指导的就是指导型学习,可以通过阅读和倾听,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来学习;没有老师指导,通过自己阅读、倾听、思考、观察和想象来理解的就是自我发现型的学习,没有老师指导,靠自己追寻解释,获得答案。
优秀导图欣赏
@爱笑的天使
应该是第三次读这一部分了,每一次读都有新的收获。这些年来读过的书不少,可越读越窄,总是在读自己喜欢的作者或他们推荐的书。现在看来,我做的大多数是获得资讯的阅读,自己的理解力并没有多大的
提升。我开始反思:是不是要读的再广泛再杂食一些呢?现在我已经开始迈出了第一步。下一步再努力做一个自我成长型的读者
丽芳老师:一本好书值得再三品味,中心图案符合主题,一级分支和二级知识点很棒。记得根据思维导图回顾内容哦。
@南子
丽芳老师对于第一章内容关键词的提取,非常精准凝练,她制作的思维导图范本非常流畅,相当于手把手带领大家去学习掌握阅读及导图笔记的精髓,32个赞送给丽芳老师!21天学习之旅愉快出征,今天这个特别的大日子里,顺祝丽芳老师生日快乐!母亲节快乐!
丽芳老师:中心图案很扣题哦,线条也很流畅。记得按思维导图回顾内容,加深印象哦。
@猪猪
D1,打卡第一天,这本书曾经读过,今天又读时,既然像没读过一样,听完丽芳老师讲课后,头脑清晰了很多,很多,关键词的提炼那么的精准,画导图的时候忍不住参考老师的了。明天课程之前,自己先画出来,就会有对比了,这样学习会快一些吧,分支的控制还是弱,加油,加油。
丽芳老师:内容清晰完整,试着下次作业的时候,每个分支用一个颜色吧,内容从视觉上看就会更清晰哦。
@夏沐
D01/21.之前看的时候没坚持下来,感觉看不进去 用导图的形式帮助梳理思维真棒 之前试着画过读书笔记的思维导图 发现很多关键词不知道怎么提炼~看到丽芳老师的关键词学习了,以后也尝试拆书~
丽芳老师:关键词笔记就是你和作者交流的过程,没有了交流,理解肯定会成问题呀。很棒的作品。
@虫虫花
丽芳老师:很清晰的内容和结构,思维导图的绘制会随着熟练更漂亮哦。工具首先是好用,回顾一下内容,看看对于文章的理解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凤洹
10页的文字,自我理解确实有限,属于理解的第一种层次,好在丽芳老师的带领,尤其是贡献货真价实的关键词提取与美丽协调的导图,让我能够学习,借鉴,吸收。所以,相信21天后的自己,理解能力会有所提升,达到读此书的真正目的。
丽芳老师:用好工具,能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哦,很棒的作品。
@Cherry
真正的阅读不仅应该从书中吸取资讯,还应该根据作者的描述启发自己更进一步的思考,应该知道“然”,还应该知道“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从作者与读者知识不对等的状态,慢慢变为读者与作者对齐的状态,才能实现读者与作者之间更好的交流与沟通。
丽芳老师:你的总结清晰明了,对第一章的内容掌握的很好哦,棒
@小木耳
丽芳老师:中心图案可以结合阅读、活力,艺术来展开联想,那样的话中心图案更符合主题哦。很棒
@星妈
丽芳老师:学习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乐的学习,很棒的中心图案哦。
思维导图大脑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