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癌人生第八章 北上求医
锁定好医院,又托熟人找了医生,我们开始踏上了北上求医之路。临行前,把能想到衣物装了一皮箱,把孩子委托给我父母,之后我们分别去单位请假。去的路上,车内气氛比较沉重,都有点儿克制不住自己情绪。看着车窗外,同样的路,同样的建筑,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境况,感觉好像一场梦,真想有人这个时候能够叫醒我,告诉我:“唉,亲爱的,醒醒我们到站了,你怎么又做噩梦!”然后,手牵手继续一起走。想到这儿,我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烦乱的心绪哭了起来。他也被我招惹的流下泪。我印象中那天的天,特别蓝、特别美,和我俩低落的心情一点儿也不匹配,擦干眼泪,生活还要继续。我去单位简单说明情况,他到自己单位收拾了一下自己的物品,我想象不出他的心情,我知道他只能故作轻松硬着头皮去面对。
第二天,我们踏上了开往天津的高铁。火车开动的那一刻,他再次留下了眼泪。他说舍不得孩子,我内心深处同样百感交集,不知道这条路是福是祸,要走多久。一路上我们刻意回避这个问题,定好了宾馆,聊了聊家常,昏昏沉沉睡了几觉,过的还挺快,经过八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天津。
有百度地图的帮助,路上很顺利。抵达宾馆,对面就是我们之后不知道要面对多久的医院。这个宾馆有个特点,别的宾馆都有旅游指南,或者旅行社的广告,这里没有任何旅游类信息,住客也都行色匆匆,偶尔还能遇到情绪激动的客人脸上挂着泪,或者打电话跟家里通报情况。这个宾馆,因为地理位置不同,注定它是个具有特殊功能的不一样的宾馆。我们到达的时候是星期四,自己约的专家是星期五下午出诊,朋友介绍的专家周一才能见。我们当时能做的只有等待。
躺在宾馆的床上,守着医院,心里稍感安慰。他也不知是紧张,还是真的来症状了,出汗越来越严重,基本一觉起来,床单就打透了,每次看着湿哒哒的床单,我心里就特别忐忑不安。我跟他商量,是不是应该告诉他的父母。其实来之前,已经渗透给他们一些情况,但是避重就轻,说的很少、很有限。我劝慰他,还是要他的父母知道比较好,他是家中独子,我不敢承担太多的责任,最后我们商定周五初步见专家后再定。
周五早晨,四点多我就醒了,挨到五点多我轻轻起来,想出去找一找早餐。九月的天津不同于老家东北,没有一丝凉意,太阳还是热辣辣的,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夏天有点儿长,没有一丝秋意。我一个人走在街头,看着车来车往,突然悲从中来,我真的想放弃自己的生命。老天是怎么了?要这样折磨我?这个念头在我脑中一闪而过,我上有父母,下有孩子,还有怀着强烈求生欲望的爱人,他们谁我也舍不下,生活再难,我也还得挺住。
只两天的时间,他的盗汗症状越来越明显,我俩也越发焦虑,感觉时间好像停止了,食不香、睡不安,好不容易等到周五下午。专科医院,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人,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无论是病人还是家属,都带着口罩,还有好多家属推着一个带有四个轮子的小推车,上面坐着高压锅,第二号就是我们两个人。来到门诊二楼,导诊告诉我们必须先抽血,化验血常规,然后才能见医生。开好单子交好费,我以为要像家里那边儿,血常规出单子最少得两三个小时,结果15分钟就出来了,专业的确实不一样,而且项目详尽。取化验单时,我看别人的上面直接有结论,比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等。我们去取的时候,医生单独问我们,在当地医院是什么结论。我们说,一开始说是淋巴瘤,后来说是白血病。她没有说话,让我们等一下,然后给了我们一份在结论处划着“?”的报告单。我拿到这个不一样的报告单,还一阵子窃喜,我说会不会原来误诊了?其实我知道可能性很低,但还是心怀一丝侥幸。
听到叫名字,我推门而入。房间很大,有一张办公桌,靠窗位置摆着一张检查床,把基本情况跟医生阐述完,他大概摸了摸淋巴结肿大的位置,最后告诉我们,他基本判定应该是淋巴瘤引起的血液指标变化,导致白细胞值异常增高,他个人考虑不是白血病。
我犹犹豫豫说出自己的想法:“医生,我们来天津需要倒车,不是很方便,想去北京看看,您看哪个医院比较擅长?”
医生看了我一眼,“你想去哪?”
“北肿、中肿。”
“你最好找擅长血液治疗的综合性医院,比如协和、人民医院。为什么要走?”
“那边儿亲属多,到这儿来,主要想排除是不是白血病。”
“我们这儿有专门的淋巴瘤诊疗中心。”医生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如果分型分不出来,你再回来。”
我内心波澜,心想:哇塞!这么自信!然后询问:“他病情,您这么看是什么程度?生存期怎么样?”
“不好说,如果是惰性的还好办,要是其他分型……病理结果没出,说不好。但是,肯定是三四期了。”
出了诊室,我心情跌到谷底,在走廊痛哭起来。他反而相对平静,我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我不明白,为什么老天不能开开恩?他过来抱着安慰我,跟我打趣:“唉,那是谁的家属控制一下情绪。”我捶打他的肩头,我说:“你为什么要生病,为什么生病!”哭了一会儿,我的情绪渐渐平复。
我问:“还去不去北京了?”
“不去了,就在这儿吧,去北京还要重新排队,人多!JD医院医生说我不能再耽误了,说我如果在北京、天津住不上院,耽误治疗,肯定后悔没在她那。”听他这么说完,我心里更没底儿了。
托人找的专家周一才能见,反正还要继续等,我们两个人收拾收拾情绪,决定先回宾馆继续等待。回去后,他有点儿疲劳,就睡着了,我开始疯狂的借助一切手段和工具,找寻治疗淋巴瘤的相关信息。搜索到李开复的微博的时候,里面有一段话,说有个叫淋巴瘤之家的app,邀请他做访谈,他由于时间关系没能赴约,但是淋巴瘤之家负责人曾经罹患霍奇金淋巴瘤,现已痊愈并创办了淋巴瘤之家帮助病友,有需要可以去下载看看。大体是这个意思,原话没太记住。我通过链接,找到下载地址,进入了淋巴瘤之家。淋巴瘤之家里面有好多版块儿,也有好多病友,分享了很多知识。我开始快速脑补各种淋巴瘤知识,并咨询了资深客服,询问血研所在治疗淋巴瘤方面的情况。她意见,血研所很权威,可以留下来治疗,我心里有了方向,基本有了着落。
接下来,还要等待一个周末,不能这么干等,已经得病了,得珍惜有限的自由时间,我想应该陪他去走走看看。忙起来,也许会好一点儿。我开始查询,附近比较出名的景点。夜色渐深,我不知不觉抱着手机,疲惫的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