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随大流”——读《社会心理学》
文/阿唐胞苷
年轻人常遇到这样的困惑和迷茫:
别人都结婚了,我也应该抓紧去相亲吧?别人在做微商,我是否也要考虑加入呢?别人在健身呢,我也应该去办买张健身卡吧?别人在创业,我也想,就是没有好的项目,怎么办?
这就是“随大流”!
“随大流”会让我们看起来“正常”,不是那么特殊和特别的;“随大流”会让我们看起来和他人一样,做着大家都在做的事;“随大流”会让我们感受到安全感,我和你一样的,我不是孤立无援的。
可见,我们的“随大流”就是从众行为,那么,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容易“随大流”呢?
社会心理学家给了我们两方面的预测:
一、外在因素——群体的特征
如果群体由3个或更多个体组成、凝聚力强、意见一致和地位较高的话,那么从众的程度最高。如果是在公共场合做出行为反应,并且事先没有任何承诺,那么从众的比率也很高,
(1)群体规模
一项现场实验:让1、2、3、5、10或15个人组成的群体停留在纽约市繁忙的人行道上,并抬头仰望。最后发现,随着群体规模逐渐增加到5个人,路人模仿群体抬头仰望的百分比也随之增加。比如,你身边的同事或朋友有超过5人开始创业了,你参与进去的比率就很大。
(2)一致性
从众实验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即如果你能找到某个人和你立场一致的话,那么你为某件事站出来就容易得多。群体里成为少数派非常不容易。
(3)凝聚力
群体的凝聚力越强,对成员的影响就越大。例如,在大学的女生社团里,朋友们有在一起大吃大喝的倾向,特别在她们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时更是如此。
同一种族群里的人会感到一种共同的“归属群体的从众压力”——言谈、举止和穿着都应该像“我们”。
(4)地位
我们应该能够猜到,地位高的人往往有更大的影响力。一项在24000个过路行人无意识地参与帮助下,对乱穿马路行为的研究显示,乱穿马路的基线比例为25%,当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的助手出现时,行人乱穿马路的比例下降了17%,而当另一个乱穿马路者出现时,该比例一下子上升到了44%。当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的人衣着整洁高雅时,他对乱穿马路的人示范作用最佳。
(5)公开的反应
人们在公众场合中要比在私底下更可能从众,同时,人们在私底下更可能犹豫不决而在公众场合上更果断独立,免得自己看上去软弱胆小。例如,当大学教师提出某项有争议的问题时,如果让学生匿名回答,他们给出的答案会比举手时更多样化。
(6)事前承诺
个体一旦在公众面前作出承诺,就会坚持到底。最多,也是在以后的情景中改变自己的判断。例如,跳水或体操比赛的裁判在看到其他裁判的评分比自己的评价差距较大后,也很少改变自己的分数,尽管在稍后的成绩评定中会加以调整。
(7)社会影响
思考下面真实的情境:我是美国人,在德国一所大学进行长期访问时,有次去听演讲。演讲结束时,我举起手加入了鼓掌行列。然后没有听到掌声,却听到其他人用指关节敲桌子的声音。这是什么意思?他们对演讲不满意吗?显然,不可能所有人都对这位德高望重的演讲者公然表现得如此粗鲁。而且他们的面部表情也没有丝毫不快。不,我断定这必然是一种德国式的喝彩方式。于是,我也加入了敲桌子的大合唱。
那么是什么因素引发了这种从众行为呢?为什么其他人敲桌子时,我开始没有这么做?
个体屈服于群体可能是因为1)想获得群体的接纳和免遭拒绝,或者2)获得重要信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莫顿·多伊奇和哈罗德·杰勒德把这两种引发从众的因素命名为规范影响和信息影响。
规范影响指个体要“与群体保持一致”以免遭拒绝,获得人们的接纳或赞赏。正如美国总统肯尼迪所言:“我进入国会时就有人告诫我,与人相处的方法就是随大流”。而信息影响也会导致人们接纳。就像人们在自己没有判断信息是否正确或存在时,会常说“他应该知道的”。
有时,我们会受到规范和信息的双重影响。如果朋友买了一辆特别的车,并且带我们去一个特别的餐馆,我们就会受到信息影响,使我们喜欢朋友之所好,即使我们并不是十分在意朋友喜欢什么。朋友会影响我们的经历,而这种经历会改变我们的态度。
群体规模影响从众二、内在因素——个体的差异
通常某些人更容易受到社会影响,和他们的人格、文化和社会角色相关。你可以观察身边的人,看看哪些人是“从众者”,哪些人是“独立者”。
(1)人格
通常情况下,我们想知道某个人从众的可能性,更多地是去先了解具体的情境,很少关注个人的人格特征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或者说,两者之间仅有的微弱关联。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会发现,当我们关注不同个体对同一情境的行为反应时,人格的影响就显现出来了。例如,坐过山车时有人感到恐惧,有人感到兴奋。
在“微弱”的情境中,如两个陌生人坐在会客室里,没有任何线索影响他们的行为,个体的人格就容易发挥出来。但是,尽管情境的影响很强烈,个体也是有差异的。
正如社会心理学家都赞成先驱理论家库尔特·勒温所说:“所有的心理事件都取决于个体的状态,同时也取决于环境,尽管它们的相对影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差异”。
(2)文化
文化背景能帮助我们预测人们的从众行为。与个人主义国家的人相比,集体主义国家(珍视和谐、人际关系有助于定义自我)的人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做出反应。例如,2011年地震和海啸发生后,集体主义文化的日本没有出现抢劫和违法行为,这让西方研究人员大为震惊,而这一情况要归功于社会规范的力量。同时,在同一国家内会出现文化差异,而且文化也发生变化。因此,从众虽然在全世界都普遍存在,但是也会出现文化和时代的差异。
(3)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允许扮演它的人进行一定程度的自由解释,但是任何角色都有某些方面必须表现出来。学生至少应该参加考试,上交试卷,并把平均学分维持在最低线之上。因此,角色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许多移民、留学生、维和人员和跨国公司的员工都有这样的经历:到一个新的国家之后,要花很多时间去学习新环境下得体的谈话和行为,这也是从众。
个人因素影响从众总之,我们的行为不仅取决于情境的力量,而且取决于我们的人格。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些从众行为不是我们期望的善的行为,甚至是恶的行为。在西方国家,很多人赞成个人主义的优点,赞赏不从众,而提倡社群主义的学者提醒我们,我们也是社会动物,拥有归属的基本需要。
我们并不能在绝对意义上对从众进行好坏优劣的价值判断。我们要平衡自己的自立需要和依恋需要,私密性和公共性,个人特征和社会认同。
即是,做自己的事。质疑权威。如果觉得对就去做。跟着幸福和内心走。自我反思。坦诚面对自我。勇于承担责任。
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关注
文/阿唐胞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