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崛起——开化和宽恕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读史使人明智,不过很多人还是不能坚持阅读历史类书籍,因为这类书籍似乎和枯燥乏味划上等号。中信出版社《国家的启蒙》和其他的历史书籍不一样,书籍截取59个作者认为重要的人物,着重围绕59个人的相关的故事来反映日本告别旧体制、走向近代国家的过程。
作者马国川,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秘书长,是《财经》杂志主笔、《财经评论刊》执行主编。《大碰撞》《我与八十年代》《没有皇帝的中国》《重启改革议程》《看中国》等作品已经出版发行。中信出版社《国家的启蒙》一本书通俗易懂,趣味性强,阅读的过程中如同和作者一同走进日本的土地,去感受日本明治维新前后期59个风云人物波澜壮阔的故事。
日本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说到日本这个今天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处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且日本的科研、航天、制造业、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此外,以动漫、游戏产业为首的文化产业和发达的旅游业也是其重要象征。国人对日本的态度也不大一致,在正常人之外还有两种人:一边是买个马桶盖都需要跑到日本去;另外一边是“愤青”抵制日货,前几年媒体还有报道国人对日货进行抢砸。
日本为何得到了快速发展?——开化
岛国日本为何能在短短的一两百年内得到快速发展,马国川巧妙的把中国和日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因为在作者看来两个国家的历史脉络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在国家向着何处发展的问题上,两个国家经历了很多类似的问题。当然两个国家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所以导致两个国家在走向世界,走向文明的历程中给我们呈现出不一样的世界格局。
坚船利炮打破了停滞宁静的迷梦、日本这个国家被“黑传来航事件”从睡梦中惊醒。这个时候日本出现了很多的“爱国愤青”,这些人用一些激进的行为“爱国”,这种爱国生殖成为社会的破坏力量。好的是这个国家及其国家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放眼看外面的世界。慢慢的“爱国愤青”的思想也趋于理性化。如书籍中讲述到的伊藤博文就是个典型的人物。我们看到了他是如何从从冲动暴力的“爱国贼”到理性的爱国者,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宽恕
早几年一直在纠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恰巧最近在阅读理想国从译《没有宽容就没有未来》,《国家的启蒙》也引用了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南非大主教图图所说的话来讲述:“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没有宽恕、和解就没有未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宽容,改革就没有未来。”的道理。书中有夫妻吵架的例子:夫妻吵架,其中的一方不说“我原谅你”,另外的一方也不说“我很抱歉”,那么夫妻之间的关系就难得到好的维持。
面对未进入文明开化的日本,外国人在日本的土地上仗势欺人,这种挑剔,给日本人民带来诸多的烦恼。在外国外国政府的恶行恶状面前,日本选择了:宽恕。这种选择让我们能在日本的公园里看到当初撬开日本国门的“侵略者雕像”。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开放国门走向国际社会的步伐。让我们看到了日本人让外国人走进来,同时也走出去,选择参照各国情况实施改革。日本走向了快速稳定发展的道路。
《国家的启蒙》书籍作者在阅读日本的历史,在给我们呈现日本的历史故事。不过写的过程中作者思考的是在相同时期中国遇到的事情,及其中国做出的选择。阅读过程中,中日对比也无形中呈现在了眼前。值得一读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