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个3400字【剩下69400】
![](https://img.haomeiwen.com/i5600523/4e068c7a7882a845.jpg)
昨天又是划水的一天,到了晚上,因为没有完成最小的一个任务——自由书写,加上儿子明天其中考试,自己又要麻烦别人小事,心理情绪有些不知所措,就变得非常容易爆发!
现在感觉,每天的自由书写时间,就是我对一天或者昨天情绪的梳理,以及对发生事件的思考,希望自己可以每天利用好这个时间,好好更新自己。
昨天又申请了两本书,都是关于育儿和疗愈情绪的书,感觉有点在做主题阅读,慢慢了解深一个问题,集中思考,可能会能使自己的思考更深一点,然后就留下记忆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今天又刷到一个在职妈妈努力后获得成功的视频,听听人家的分享,其实跟我已经了解的内容大同小异,为了让自己能更深入地植入这些好理念,我再来重新费曼一次这位博士妈妈的建议。
首先应该有一个自我计划和管理,不是那种简单的列个计划表,而是要有目标性的。也就是对自己的期待,什么东西是对自己最重要的,更好的自己需要做什么。这个目标一定是要非常明确和强烈的,不然怎么抵挡生活中那些短视频和无聊事件的诱惑?想成为怎样的自己,就会让自己清楚,我可以做什么,我要做什么,如果浪费在视频上一个小时,那我就少了一个小时通往成功路上的时间了!
其次,要大胆地去设想梦想。我觉得跟《小狗钱钱》这本书里写得很一样。要有一个明确鲜活的,最好是可视化的目标。比如我想有个带花园的一楼房子,最好可以想象出花园是怎样布局,有真实的图片可以每天看到更好。不用担心有太多的梦想,而是要勇于去想象,然后让一切视觉化,每天能让自己看到,激烈自己,刚好跟前面那一条对应上,保持自己对梦想理想的强烈欲望。
有了梦想,有了理想后,一定要学会一步步变成小目标,变成现阶段可以去实现的目标。我就是每次都完败在这一阶段,想要的太多,想做的太多,因为太多,离自己的能力有很大的差距。现在坚持在用OKR来管理自己,可是之前做的很美好的东西,还是从来没有操作下去。人家搞了打卡契约我也没有参加。我知道无论我花多少钱,只要我觉得很难,我就搞不下去了,多少钱我都会安慰自己——买个教训。
这次OKR计划,搞了个21天的小契约,也没有很严格的要求,就是每天去完成计划打卡。我发现自己对这次计划很向往。因为,至少可以培养一下记录的习惯,不用记录太详细,因为有的时候是真的在做计划,但没有计时,然后没有记录。
哦了,这一个点的要求,就是目标要分解,分解成对自己来说没有负担可以坚持下去的任务。这样对于我这种不可能靠意志力去保持坚持人来说,才是最实际的。
其次,就是要知道自己的黄金时间段。现在很流行的努力方式就是——早起,四点,五点起床,然后开始去完成自己的计划。然后,晚上又会很晚才入睡,觉得早上既然已经努力了,晚上可以刷刷手机,放松一下。
这一点是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习惯,高效的时间段是哪个时候,而不是跟风。而且也要根据自己生活的实际情况来安排适合自己的时间段。但一定不能牺牲睡眠时间,牺牲睡眠时间能换来的是什么,这个东西的价值你觉得用生命去换,值不值得。
最后,就是把自律这件事当成习惯,当成自己的价值观。当成习惯,这很好理解,当成价值观,其实也就是能让自己坚持下的誓言和追求的目标。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是个自律的人,你做一切事的出发点都是要求自律,那,自律也很自然成为了你生命的价值观了。
其实这些内容,一定在很多地方看到过,但是很多时候看过就忘记了,即使又去认真执行,但是又会在被打乱习惯后,忘记了之前定的目标,时间里淡忘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理想。
我知道,我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去解决。昨天有人问到,一周三件要事究竟少不少,经过这两三年掉的坑来说,制定的再好的计划表都抵挡不住内心对无法完成的焦虑,最后导致什么都没做好。
能够做好一件事已经非常不易了,现在要完成三件事,其实非常不容易。当然这三件要事,不是说那些生活中已经成为习惯了的事,或者说工作中的日常事件,而是针对自己来说,更新自己的事情。
昨天看到一本学习英语的书里面写到,学英语最大的问题,就是要会做减法。现在我们每天会面临无数的信息和资料,选择便成为了最最重要的事情。而给你很多的选项选一个,和只给你两三个选一个,哪个更容易,哪个选对的概率更大?不言而喻,肯定是在数量少的选项中,更容易选择到正确的选项。
所以,无论学什么,还是做什么,一定要有深度,不要在一开始就追求宽度和数量。人家说,背熟,或者说学深了一部名著,或者一门语言,往后的新内容对于你来说就会很容易了。这也是一个普世的理念。就像我们看一本英文书,最艰难的时刻是书本的前三分之一的内容,当我们已经懂了前三分之一的内容,后面的内容其实跟前面这部分内容是有这非常多的联系的,而且那些关键词,或者说这本书的高频一定是不断出现,那就是这本书的想要传递的重要内容了。
学习英语这样,语文学习也这样,看看《欧几里德》原理,不也是就靠着五条公式,解决了所有的几何问题吗?这也就是查理芒格说的底层逻辑吧。任何事情,看到这个事情的最底层的逻辑,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所以,这条原则要会正用反用。举个更简单的例子,我儿子现在语文考试中经常会出现的题型:缩减句子。就是把一个长句子,缩减成只剩主谓宾的句子,或者就只有主谓的成分。
其实,缩句可以很好的帮孩子做阅读理解,这也是在做英文的阅读理解中慢慢积累出来的。我们经常会困在长难句里,首先要学会提出长难句的主干成分,这样我们就理解了究竟这句话说了什么,表达的究竟是褒还是贬的意思。中文也是这样,中文阅读理解力,学会缩句,提取主干成分,就知道作者究竟想表达的是什么。
然后通过缩句之后,再做扩句,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练习写作文。作文首要的基础是用正确的语言和语言结构表达清楚一件事,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修饰的成分,使得文章更优美。一步一步慢慢来。
所有的一切,都再告诉自己,任何事情慢就是快。如果一开始就快,就很难把握住事情的本质,一定要有深度的思考才能把问题看透彻。
开始慢慢开始给娃做一点家庭辅学的计划,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孩子的教育不是学校和家长教出来的,是被影响出来的。但是如果我们家庭能够给孩子提供更多的脚手架或者说是阶梯,孩子是不是就会有机会看到更多的风景,了解更多的事物,更能够帮助孩子形成更完整的认知呢?所以,我的育儿思路是动待花开,而不是静待花开。
想用原典法给孩子学英语,浸润中去感受英语。我也一直觉得应该要学好英语,因为学好一门外语,不是为了应试,一是增加人的信心,二是了解更多面的世界,跟重要的是,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训练大脑的过程,让我们的大脑能够生发出更多的突触,通俗说让大脑更聪明一点。
大脑更灵活,那么学习其他的内容,肯定也会学得更快,更愉悦。因为,家里有两个娃,所以,尽量也是希望两者可以用相同的教材,但是可能还是需要有一些调整。我会把给儿子听的内容给两个娃一起听,然后,妹妹的单独的内容再话更多的时间专注给她弄一弄,乘着现在在幼儿园,想请假还不会影响学习进度,时间也会更多一点,让她尽快赶上哥哥的进度。我觉得他们两个人的心智水平可能差不多,虽然不想承认,有一些具体知识的差距,但是心智上,女孩子可能还是比男孩子要高一点点。
我觉得万物的学习方法可能是简单的,不复杂,但是要把一项内容学好,要克服的是枯燥的这种简单学习方法带来的情绪感,而不是真正那些难题带来的挫败感。耐得住寂寞,才做得了学问。方法简单的才是好的,因为好的方法时可以让我们坚持下去的基础,每天重复简单的方法,才能日更一卒的在时间里去搭建自己大摩天大楼。
希望这次我自己能够跟着孩子们一起学好英语,就用简单的方法,然后在我们三人中间相互监督的坚持下去,我们是一个小团队。这样挺好的,相互监督一起学习,成为同学成为伙伴。
语文和英语学习方法差不多,鉴于对儿子的了解,发现再不开始给他弄深入,往后就会容易陷入娱乐化的陷阱中。即使现在很少给他看电视和视频,但是在他看来,这些东西就是有趣的。一定要在孩子青春期前发展出孩子的兴趣爱好,这样,在他们独立追寻自己的过程中才不会迷茫,他们低落的情绪才有寄托,他们对于人生才有不断地追求的动力。
好吧,上午完成这些内容,主要还是对过去的总结,对过去的思考,对未来的有些小小期待。
闺蜜老公昨天说还没和好,其实跟她老公打电话的这两次,我也觉得可能两个人的问题,是双方都有责任,很难说是一个人的不对。男方可能有些逃避责任,这不是说男方故意,而是是在他长年的生活中形成的习惯,但是可以看出他已经在尽力改变了。只是在事情发生的当下,他的应急反应就显露出他一贯地处事方式。女方当然也有非常鲜明的个性,更是天生和从小到大就从来没有变过的,这种底气也来自于自己的努力。现在就看两人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化解这个问题,不然即使和好,这也会像根刺一样存在在他们两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