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2:别人不理解你犯不着生气,因为别人没义务理解

2023-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东风阁主

原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部分就讲了我们和人打交道时候的,什么样是好的状态?

“有朋自远方来”,不是说普通的人来我就高兴,而是那些有共同志向——志同道合的人,我们类似的理念,有相似的志向,那么当然是非常高兴的,而我们一生最大的乐事,就是能和志同道合的人打交道,因为我认同的你也认同,我知道的你也晓得。

接下去第二句“人不知而不愠”才是更关键的,为什么?因为生活中、工作中,我们碰到的大多数人,其实都是“志不同、道不合”的人。那么我们就会遇到,我说的东西,他们听不懂,或者他们以为他们听懂了,其实他们理解的和我说的,完全是两回事。

而孔子的态度,就是“不愠”。为什么?因为没必要,你自己懂的东西,不代表别人就要懂,别人没这个义务和你保持同步。

从心理学上来讲,如果你自己懂了、知道了一个东西,就下意识觉得别人也懂,甚至强烈地觉得别人就是应该懂的,这在心理学上叫“透明幻觉”。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尤其亲密关系当中,比如妻子就是觉得老公不懂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就是不告诉她老公,觉得你就应该——我不说,但你就能懂我想要什么。

这其实是很多女生想要的状态。但你仔细回顾这样的状态,就会发现,这个过程非常像什么?是不是很想婴儿和妈妈的关系,我什么都不用说你就要满足我,因为在婴儿的世界里,母婴本就是一体的——

我想什么,就是你想什么;我想要什么,就是你想要什么。

而孔子说的就是,如果别人不懂我的东西,我也不生气。为什么?因为我知道不代表别人也知道,我懂一个东西,别人没义务非得要懂,这是一个事实,所以没有必要浪费力气去生气。

哪怕是在亲密关系中也是一样,但很多人会说,女生就是这样的呀。也许在恋爱初期是可以的,但是进入深度关系,甚至在婚姻中,这种透明幻觉是破坏关系的力量,也是人格不成熟的表现。

就是你没有把对方当另一半,而是当成了自己婴儿时的妈妈。在恋爱最初这样是正常的,如果谈了大半年甚至都结婚还是这样,就很少有人受得了了。

这是在亲密关系领域。放到职场,就是“怀才不遇”的心态,别人不知道你的能力和才华,不识货就很郁闷,其实不识货的人太多了,大部分人没那个本事识别有才能的人,所以没必要生气也没必要郁闷,因为别人“不知”是正常的,是常态。

现在想一想,“人不知而不愠”却是很难,但也确实没必要生气,这也显示出了,“有朋自远方来”是真的高兴,因为志同道合,就相互理解,这是多么难得,要高兴因为这是幸运;但是到了生活中,大多数不理解你,那也是正常的,犯不着生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