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对外人很好,但对家人很苛刻(自我观察系列)

2018-12-17  本文已影响55人  平静中有光

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目前社会上所做的绝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如何取悦他人的。

比如:

化妆、礼仪等都用于职场;

与人交流、合作多限于商务;

婚姻交友多限于要找什么样的人,而对于如何提升自身说的甚少。即使有,也是一些普遍性的建议,实施起来难度很大;

心理治疗多用于治疗来访者,一些技术只能称为技术,而非以提升自己为基础;

还有管理、教育等等,反此种种,都以特定的人群为对象。

所以,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家庭不一定幸福;一个好的心理治疗师,自身也许不是那么健康;一个好的老师,在自家的孩子教育上,也许问题很多。

生命就是这样,它很公平。因为在家庭里,你不是管理者、不是治疗师、不是作家、不是情感专家。

——你只是一个家长、一个父亲、一个母亲、一个孩子、一个丈夫或者妻子。——它是你的本位,“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我们学习的大多数东西,并不包括家庭相处的内容。所以我们与家庭的关系,显得很尴尬:我们把社会的角色用在家庭成员身上。

我们觉得自己应该管理好家庭、治疗好某个家庭成员身上有关的心理不健康内容、我们像在学校一样把老师的权威用于自己的孩子...

我们把随意的自我牺牲精神用在家庭成员身上:为了某种精神,我们牺牲掉陪家人的时间,甚至不理会他们的身体状况。

生命在不知不觉间溜走,我们的主人公就变成了家庭里的孤家寡人。其他成员满怀怨言,然后表现出种种形态。

一个强势的人,家人展现出的特质可能有很多,比如有的非常听话(为了自保)、有的多病(寻求怜悯)、有的或者针锋相对、鼎拉帮结派,还有的远离家庭(跑得很远)。

我们只有有足够的自我观察,才能觉察到各种问题,进而进行修证。

家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必修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