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神童
宋朝,有一个名叫陈起宗(字兴祖)的人,生卒年代已不可考。他虽没有“神童”、“奇童”这些神而又奇的雅号,但他少年时,确确实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天生之才。
还在陈起宗幼年时,一次,母子俩推窗观赏秋月,只见溶溶月色,迷离朦胧,实在是诱人。
那时,陈起宗还没有入学,只在母亲的指点下读些诗文,但他聪明绝伦,一教就会,一学就能。母亲对着中天似盘秋月,忽然想了一句:
秋月似盘,人在冰壶里;
这里的“冰壶”二字,原是指盛冰的玉壶,比喻洁白。对中作为月光的意思,一般人对这二字不太容易理解,可是,想不到,陈起宗随口应对:
春山如画,鸟飞锦帐中。
母亲听了大为惊奇,料定将来必定是个有作为的人。为了培养他成人,六岁时便送进塾馆读书。
有一天,也是月色溶溶之夜,陈起宗和塾师一起到小山的一座亭子上赏月。这时,满天星斗,闪闪烁烁,塾师要跟陈起宗做对联,他先出了一句:
小沼沉星,似仙人撒下金棋子;
塾师写的是亭边一个小池沼的夜色,静静月夜,小沼无风无波,如一面银镜,只有那满天的星星倒入其中,犹如仙人从天上撒下金色的棋子一般。他把天上的星月比作仙人摆着的一盘棋子,形象很美。
枯松挂月,如老龙擎出夜明珠。
比先生那一联更美!你看那古老的松树上挂着一轮圆月,正好比“老龙”高高的托起一颗夜明珠,照得五湖四海一片光明!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后来,有一次跟塾师乘船出门远游。一江春水在两岸青山怀抱之中,风景优美。岸边车来人往,络绎不绝,塾师指着远处沙岸上有一人骑马而过,那马四蹄踏沙,扬起阵阵风烟,他因景出题云:
马足踏开岸上沙,风来复合;
陈起宗听罢先生的上联,便笑着指指江中行船,艄公摇橹划破江水之景,对道:
橹梢拨破江心月,水定还圆。
难怪他学中每次考试终是名列前茅。可惜,因他过于刻苦攻读,以致积劳成疾,三十七岁那年,被朝廷升为并州知州,结果死在上任的路上,一天官也没有做。
(不知为何,今天发的连载被锁了,只有重新发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