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
☞〖彝族〗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一、族称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地区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许多不同的他称和自称,主要的他称有“夷”、“南蛮”、“黑彝”、“白彝”、“红彝”、“青彝”、“甘彝”、“花腰”、“密岔”等。
主要的自称中,云南昭通、武定、禄劝、弥勒、石屏,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自称“诺苏”、“纳苏”、“聂苏”,这部分彝族约占总人口的1/2。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及开远、文山、马关一带的彝族自称“密撒(泼)”、“腊苏(泼)”、“濮拉泼”、“尼濮”等。贵州的彝族自称“糯苏”、“纳”、“诺”、“聂”等。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按照广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鼎彝之“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1] 。
二、历史
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彝族历经了三次大分支:第一次分支为五色分支,五色分为‘青、红、黄、白、黑’;第二次分支为大洪水滔天之后的分支,这次其实应该不叫分支,而是迁徙;第三次分支为‘六祖分支’,而六祖仅代表了一定区域内的少部分彝族为重组内部纯联姻而产生的分支,传说六祖系共祖,分支后各支系迁徙到不同地域安居,彼此相互联姻。能代表所有彜族源渊的是‘五色分支’,‘五色分支’则是所有彜族的总渊源。
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初期,彝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大约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两个区域。在这些地区居住着称为“邛都”、“昆明”、“劳浸”“靡莫”和“滇”等从事农业或游牧的部落。根据彝族的历史传说,其祖先在远古时代居住在“邛之卤”,后来才南下到“诺以”、“曲以”两水沿岸(即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
大约在公元3世纪以后,彝族的先民已经从安宁河流域、金沙江两岸、云南滇池、哀牢山等地逐渐扩展到滇东北、滇南、黔西北及广西西北部。由于彝族先民定居西南后,曾不断与其他民族融合,如古代南方的濮人后裔就有许多成为了今天的彝族。贵州古彝文典籍《西南彝志》中就有许多关于“濮变彝”的记载。同时,古代彝族居住的地区,又分布着彝语支的其他许多部落。因此,彝族在历史上的名称十分复杂。
彝族是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是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但对于彝族的祖源一直都是众说纷纭。
可是民族并不是种族的人们共同体,也不是部落的人们共同体,而是一个历史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
值得一提的是,彝族是有着自己独立的语言和文字的民族,并且,彝文的历史十分古老,产生年代在四五千年之前,是与甲骨文有着同源的古老文字,因此,较之其他无文字记载的民族相对又有些溯源的优势。
彝族的起源,如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西南彝族土著说,一种是北来说。
1、西南彝族土著说
土著说主张彝族是自古以来就生活在西南地区的,他们没有经历大规模的根本性的迁移或者说是灭族程度的灾难,他们自古就扎根在祖国的西南部。
2、北来说
北来说则认为彝族是由从西北部的古羌人迁徙化来的。
据《贵州通志·土司志》引《罗鬼夷书》说:“一世孟赾自旄牛徼外,入居邛之卤。”
孟赾:西周‘希母遮’时期,传说中的彝族先民名称。邛之卤:大雪山之麓。
据说,在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彝族祖先到达邛之卤后便遭遇洪水,于是,他们便南下到金沙江两岸地区,进入西南地区,也就是如今彝族的祖先。
民族,便是论语言,论信仰,论风俗,虽其无形可见,然而其为力甚大。
从语言学、考古学、和名族学三个方面,彝族和古羌人可能确实存在着某种承接关系。
1.语言学:
《后汉书·西夷传》中记载了三首古羌人的诗歌,其中有20多个词汇与彝文完全相同。而且提到彝文,目前民族史学界普遍的看法是, 认为古羌人是构成今天分布于藏彝走廊地区藏缅语民族的一个共同祖源。
2.考古学:
洱海地区出土的“断线压纹陶”、“双孔半月形”石刀,与西北部的出土的古物极其相似,金沙江中流出土的“小孩瓮棺”的型制与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如出一辙。
3.民族学:
在民俗方面,彝族与古羌人似乎也有着不浅的渊源关系,在此,举几个方面的例子说明。
1.火葬
火葬是古羌人的一种传统葬俗,而彝族在古代时葬礼也普遍实行用火葬。
2.独特的命名方式
古羌人有着一种十分特殊的命名方式,儿子的名字当中必须得有一个字是父亲的名字中的一个字。如《后汉书·西羌传》中记载的世系名:滇良—滇吾—东吾—东号。而彝族在历史上也使用这种命名方式,如彝族建立的南诏国时期。
不过,对于彝族祖源,除了上面两种,现在还有一种说法,即土著说和北来说的“结合版”,认为是从西北南下的古羌人到了西南部,再与当地彝族地区的土著人相互融合,后又经过历史社会的发展,衍变成如今的彝族。
说完祖源,再来说说彝族的始祖。
第一个是:燧人氏:
燧人氏被称为中华始祖、万姓之祖、三皇之首,被人们尊称为“燧皇”。燧人氏生活在距今6482----6372年前,燧人氏和族人生活在燧明国,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也是在这里,燧人氏钻木取火成功,开创了华夏文明,教会人们使用火、吃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例外还发明了“结绳记事”,开创了“日中为市,交易而退”的易货贸易。为后来彝族人发明‘太阳历’奠定了基础。
史书是怎么记载关于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的事情的呢?燧明国有燧木,屈盘万顷,云雾出于其间。有鸟啄燧木,粲然火出。燧人氏顿悟,遂折下燧枝钻木取火。因此,商丘是燧人氏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地方。这段话截取自《拾遗记》。燧木就是指传说中可钻而取火的树木。怎么解释这段古文呢,意思就是说在河南商丘这个地方有一种传说中可钻而取火的树木,但是在深山老林里,而且长得很高,云雾都只能出现在树中间,有鸟在用嘴啄木头找虫子吃,偶然间被燧人氏发现鸟嘴与树木之间会迸发出火星,于是燧人氏顿时灵光一闪,去下一段燧木的树枝,最终发现了钻木可以取火的事实。
第二个始祖是:伏羲氏
其实我国的56个民族中有很多民族都有着“人是从葫芦里出来”的神话传说,有着“伏羲是葫芦的化身”的说法,但是,单单独有彝族把葫芦挂在胸前,并说“葫芦是彝族的祖公”。在云南哀牢山彝村摩哈苴遗存的“祖灵葫芦”,是从远古流传至今的宝贵文物。而华夏人文始祖相传→燧人氏→伏羲氏及往后的黄帝、炎帝、蚩尤等,《三坟》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 故燧人氏为彝族第一始祖,燧人氏发明了火,彝民族是一个非常崇拜火和祖宗的民族,每年遂用火把节的形式来纪念始祖功劳及智慧,用火葬的仪式回归自然!‘燧人氏’系彜族始祖是彝族传承中神圣‘火把节’的追溯!
1、火把节节日起源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和崇拜始祖的象征。
(1)传说一
火把节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首领集会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对丈夫执着的爱恋,找到丈夫的尸体并顺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2)传说二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六个太阳和七个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晒,晚上有强光照耀,土地荒芜,妖魔横行,世间万物面临着灭顶之灾。就在这个时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射死了灼热的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驯服了剩下的最后一个太阳和最后一个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灭了残害人间的各种妖魔。
但是,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看到人间如此繁荣富足,心怀不满,于是年年派他的儿子大力神斯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后来彝族地区出了个彝族英雄,他力大无穷,智慧超人,一天,他上山打猎,高亢的歌喉引来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悠扬婉转的歌声。
早就对这位牧羊姑娘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听说了两人的恋情,心里交织着愤恨和嫉妒。没过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大力神斯便下凡挑战,想与彝族英雄摔跤决斗。结果在摔跤决斗中,被彝族民间英雄摔死,天神为此大怒,便放出铺天盖地的天虫(蝗虫)到人间毁灭成熟的庄稼。
牧羊姑娘翻山越岭,找到了天边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毕摩(祭司),毕摩翻看了天书,告诉牧羊姑娘:消灭蝗虫,要用火把。牧羊姑娘和彝族英雄带领民众上山扎蒿杆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天虫,保住了庄稼,这位大毕摩(祭司)并是发明了火的彝族始祖‘燧人氏’。 看到这情景,天神使用法力将劳累过度的彜族英雄变成了一座高山。牧羊姑娘看着这一切,伤心欲绝,痛不欲生,在大毕摩的祈祷声中舍身化作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彝族英雄变成的那座高山上。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
从此,彝族人为了纪念这一天,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便要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
彝族始祖‘燧人氏’发明了火,后人用火熟食、驱逐野兽黄虫等,对华夏文明不断进步作出了极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