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

囿于金锁唯自救

2018-02-07  本文已影响43人  思思安

1943年是张爱玲小说创作的起点与巅峰,那时她23岁,在亲历太平洋战争之后,在遇到胡兰成之前。那一年,她发表了成名作《倾城之恋》,有口皆碑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等知名小说,其中《金锁记》更是独树一帜。

傅雷认为《金锁记》“是张女士截至目前为止的最完美之作”“可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夏志清则认为《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金锁记》并非像张爱玲的其他小说一样,讲述旧式封建贵族成长起来的男女,而是讲述一个来自底层社会的女性被金钱锁住的人生。

张爱玲说,“我的小说里,除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全是不彻底的人物。”

曹七巧,是个彻底的人物,彻底的疯子,一生都在围着金钱团团转。

《金锁记》往大了讲,有点守财奴葛朗台的意思,葛朗台到死不忘节省灯油,而《金锁记》的主人公七巧则不停念叨自己的钱,生怕被人贪了去,让金钱锁住了自己的一生,也锁住了后辈子女的人生。

阶级

七巧被金钱锁住的一生,是从她哥哥为了钱把她“卖”到大户人家做残废人的太太开始的。

七巧原来是底层社会的灰姑娘(后来也没有幸福地嫁给王子),家里开一间麻油店,如果嫁入上流社会只能做姨太太。但是赶上上流社会的姜家有一个终身卧床的残废儿子,找不到门当户对的媳妇,七巧的哥哥贪钱,便让七巧嫁了过去做正室,相当于把妹妹卖了。

《王冠》剧照

婚娶,是一种跻身上流社会的捷径。但是这捷径并不好走,七巧没有融入上流社会,她那夹杂着一些黄段子的粗鄙谈吐,与善于笼络邻里关系的做派不受众人待见。

明知道自己讨人嫌,还说个不停,哪儿都要插一脚,七巧要捍卫自己的话语权,以期将来能分到财产,也许还因为寂寞。

可见阶层并不能轻易通过婚娶提升。并且还可能因为不被接纳而导致不幸的后果,反而是一种冒险。

丈夫靠她,娘家也靠她,而她无依无靠。在被人踩在脚底的上等阶层中努力生存,只有金钱可以依靠,这或许是七巧对于金钱形成执念的原因。

爱情

七巧关于爱情有过三次体验。

在做“麻油西施”的时候,七巧很受欢迎,有很多与她身份地位一致的人喜欢她,肉店里的朝禄,哥哥的结拜弟兄丁玉根,张少泉,还有沈裁缝的儿子。七巧在婚后多次回忆起这些年少时光。

七巧嫁入姜家,人生天翻地覆,连带爱情也被吞没。名义上是少奶奶,实际上是一名照顾病人的看护,还得为自己的酬劳计较。

七巧和丈夫的相处,不会像当年感动众人的电视剧《哑巴新娘》中所演的,夫妻二人虽有残疾,但也能收获真情。

久病床前无孝子,这才是现实。七巧会当着丈夫的面跟自己哥哥嫂嫂埋怨丈夫是残废。

你碰过他的肉没有?是软的、重的,就像人的脚有时发了麻,摸上去那感觉……

《金锁记》剧照

七巧也动过心,喜欢小叔子姜季泽,她的表白很是令人触动。

我就不懂,我有什么地方不如人?我有什么地方不好......

难不成我跟了个残废的人,就过上了残废的气,沾都沾不得?

不过姜季泽拒绝了,玩也有玩的原则,七巧嘴碎,如果和她一起,在家里是瞒不住的;七巧生活无望,可以豁出去,姜季泽却是姜家的少爷,不能不顾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家族。

张爱玲笔下有一个重要意象:镜子。这一意象在《金锁记》中使用得最为精彩,同一面镜子,同一个照镜人,十年如一日,只是镜中的屏风旧了些,添了一副丈夫的遗像,这样一晃便是十年过去了。

七巧双手按住了镜子。镜子里反映着的翠竹帘子和一副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着,望久了,便有一种晕船的感觉。再定睛看时,翠竹帘子已经褪了色,金绿山水换了一张她丈夫的遗像,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

这一年也是一个分水岭,老太太死了,分了家产之后,七巧就真的能把钱拿在手里了。曾经的七巧是因为没有钱在手上,所以一心为了分财产而被金锁桎梏着;现在她手里有了钱,本可以过上更加自由的生活,不料七巧却将自己锁得更加结实了。

别人给自己戴上的枷锁,还可以尝试去斗争,去挣脱,会为了爱情不顾一切;自己给自己戴上的枷锁,是心甘情愿地身陷囹圄,反而乐在其中。黄金不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是实打实的物质枷锁,只需算计如何夺;等到财产权到了自己手上,便上升到了精神的枷锁,要万分留心如何守,委实更重些。

这些年了,她戴着黄金的枷锁,可是连金子的边都啃不到,这以后就不同了。

分了家产之后,姜季泽因为贪图钱来找七巧,却被聪明的七巧识破,将姜季泽赶走了。这是金锁的好处,守住了钱财;这也是金锁的坏处,赶跑了有一时是一时的爱情。

而七巧真正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她对子女的危害。

子女

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子女要依靠七巧养活,自然也成了金锁的牺牲品。

七巧把得不到回应的爱情,以及对于一个健康男性的本能性渴望寄托在了自己的儿子身上。

这些年来她的生命里只有这一个男人,只有他,她不怕他想她的钱——横竖钱都是他的。可是,因为他是她的儿子,他这一个人还抵不了半个……现在,就连这半个人她也保留不住——他娶了亲。

因为儿子流连妓院,她不得已让儿子娶了媳妇,却企图禁锢儿子,让儿子整晚上陪着自己,讨论和媳妇之间的床笫之事;第二天又叫几个人来打牌,当着亲家的面,把儿媳的私密之事广而告之。儿媳备受婆婆的言行折磨,生病早逝;姨太太扶正后又和前一任经历了同样的遭遇,自杀了。

自此,儿子便只顾抽大烟,逛妓院,对娶亲无感。

女儿长安早前有人给她说媒,但由于七巧没什么教养,名声不好,媒人只肯介绍一些家境差一些的,七巧又认为对方是贪她的钱。

有时她也觉得牺牲得有点不值得,暗自懊悔着,然而也来不及挽回了。她渐渐放弃了一切上进的思想,安分守己起来。她学会了挑是非,使小坏,干涉家里的行政。她不时地跟母亲怄气,可是她的言谈举止越来越像她母亲了。

就这样,长安一直拖到了快三十岁,成了老姑娘,一言一行越来越像七巧。这时好不容易有一个留学归来的童世舫偏好中国旧式妻子,相中了长安。长安开始戒烟,开始转好,而七巧却发了疯一样见不得女儿好,说田地收成不好没钱做嫁妆,硬生生把这门婚事搅黄了。

自此,长安放弃了嫁人,一心留在家中。

小说的结尾说,七巧死了,但故事还没完。仿佛是在暗示七巧被锁在家中的儿子和女儿以及孙子,也要被她的金锁一直桎梏下去。

何时能打破这循环?囿于金锁唯自救。

有时候人迈不开脚步往前走,不是前面有多大的石头阻碍,而是心里觉得自己不行,思想的禁锢比现实的障碍更严重。

其实七巧曾有过机会,在她实现财务自由之后其实有很多选择;每个人都应当有机会,勇敢的同疾病思想做斗争,为自己的幸福努力争取。

我在想,当初七巧若是嫁给喜欢她的屠夫或者其他地位同等之人,结局应该是好的。

隔着密密层层的一排吊着猪肉的铜钩,她一巴掌打在钩子背上,无数的空钩子荡过去锥他的眼睛,朝禄从钩子上摘下尺来宽的一片生猪油,重重的向肉案一抛,一阵温风直扑到她脸上,腻滞的死去的肉体的气味……

恩爱的夫妻俩,老板豪爽阔气,老板娘会招呼人,把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皆大欢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