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15岁重症粉丝:只有身处苦难,才能体会那种对光明的渴望

2020-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毒眼看见

爱上余秀华的诗歌,对于这位15岁的少年来说,是一次意外。自从生病以后,他对人生有了更多痛苦的理解:“在余秀华的诗里,我能看到倔强和对活着的渴望,那种在泥淖中不屈不挠、拼命向上的力量,总能让我在痛入极点的时候,找到一丝希望。”

这位趴在窗前,眼神平和的少年叫吴振,来自湖北省黄梅县孔垄镇。如果不是一场疾病,他已经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了。可品学兼优的他,却在2019年12月被迫辍学,从此与家人踏上了一条充满艰辛的抗癌路。

吴振的父亲吴亚雄是个地道的农村汉子,1997年经人介绍与妻子李冯梅相识,1998年二人结婚,次年生下女儿吴倩,2005年才有了吴振。吴亚雄认为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所以,他对两个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视。2019年冬天,女儿吴倩正在读大三,儿子吴振也被学校选入了九年级的特优班,这让吴亚雄的内心充满了期待。可老天弄人,学习用功的吴振却在这时遭遇了不幸。

那一天,放学归来的吴振对妈妈李冯梅说:“我不想上特优班了,最近我特别疲惫,没一点精神,感觉好累,走路都没有劲。上体育课5000米长跑,我以前都是全班前3名,可现在我跑不到1000米就支持不住了,上气不接下气,还流鼻血。”听到儿子这么一说,李冯梅慌了。她突然意识到情况不妙,当即就和老师请了假,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在县人民医院,医生做了初步的诊断后,便建议他们尽快去武汉儿童医院进一步确诊病因。听到这话,李冯梅急了,她立刻回家,简单地收拾了几件衣服,就带着吴振坐车前往武汉。2019年12月10日中午,李冯梅刚办完住院手续,医生就下达了病危(病重)通知书。“血液检查结果显示,孩子的血红素只有50,血小板15,中性率仅为0.08,情况严重,请你知晓,并做好心理准备。”事情来得太突然,接过告知书,李冯梅愣了许久,才想起给远在安徽打工的丈夫报信。

得知儿子的病情后,吴亚雄连夜赶到了武汉,面对憔悴的妻儿,他的心里五味杂陈。12月18日,孩子的诊断结果出来了,吴振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吴亚雄夫妇说,那一刻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不知为何老天要如此对待他们。确诊后,根据医生制定的方案,要先用药物免疫治疗3个月。可不久疫情暴发,出不了门,快递也到不了湖北,他们只能通过病友想办法拿药。

吃药期间,还需要输血和血小板,县医院没有,孩子就只能硬扛。直到武汉解封当天,他们才再次来到了武汉儿童医院。而此时,吴振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只有马上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保住性命。可中华骨髓库,却找不到合适的配型,一家几口,只有吴倩与吴振达到了半相合。

然而,摆在吴亚雄夫妇面前的困难,还不仅仅是配型问题,那高达几十万元的移植费用更像是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2012年和2013年吴振的爷爷奶奶分别患病,花去了十几万元,2016年吴亚雄在外地打工不慎从6楼摔落,好不容易捡回来一条命,却在家里养了两年的伤,后来女儿上大学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多年来,他们一直没有存款。

看着儿子每天都在遭受病痛折磨,吴亚雄夫妇决定,即使砸锅卖铁也要完成孩子的移植。于是他们变卖家产,又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凑齐了孩子入仓的押金。2020年5月底,吴振实在是扛不住了,医生决定用吴倩的干细胞立即准备移植。6月1日,吴振被推进了移植仓,接着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术前化疗,6月12日做了干细胞移植。

手术很成功,在仓内共计待了40多天后,吴振于7月20日顺利出院。出院后的吴振状态一直很好,近几次的检查各项指标都有下降趋势。可吴亚雄夫妇却依旧整日愁眉苦脸,因为从吴振发病到现在,仅仅10个月的时间,已经花去了60多万元,而这些钱几乎都是借来的。现在,孩子术后巨额的康复费用还毫无着落,这不禁让他们担心起来,生怕治疗跟不上而导致孩子复发或感染。

自从出院后,吴振每天都“喜怒无常”,有时候会高兴得手舞足蹈,有时候又会满腹心事。烦躁的时候,他喜欢去读余秀华的诗。吴振说,每个人对“吴秀华”的理解都不同,而他认为,在余秀华的诗里能够找到一种希望。他不赞同有人评价余秀华过于“狂野”,“只有身处苦难,才能体会那种对‘光明’的渴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