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止于读书

萱是小侄女,六岁,这大半年里,我们生活在一起。

在外面,萱是懂事乖巧的小孩;在家,任性跋扈,突出表现在脾气大,特别容易生气,爱哭,喜欢尖叫,摔东西,喜欢狡辩,拒绝沟通。

现在的小孩聪明,谁让她不高兴了,她就直接宣布她不喜欢你了,她用得比较多的词是“讨厌”。这个谁,包括任何人,她的妈妈爸爸爷爷奶奶以及姑姑我。但同时她会给自己留有余地,家里的这些人,她从来不会讨厌完,比如当她说完讨厌爸爸妈妈后,她会接着说她最喜欢爷爷奶奶和姑姑我……永远想着给自己找一个靠山的做法不知道是跟谁学的!

其实在我看来,小孩子在自己家里,有些性格和脾气很正常,至少说明家庭氛围让她放得开,但不能过。

今天也没有发生什么事,一家人围着火炉看电视聊天,前因大概是萱和爸爸因为电视遥控有点不愉快,单方面的。但事情已经过了一会儿,她爸爸从外面进来,萱说她最讨厌爸爸了。我想起她这段时间说得最多的讨厌对象是她的爸爸妈妈。

我对她说:这个家里,你不要这么直接地说讨厌谁,因为听到的人会伤心,因为这个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喜欢你,即使偶尔吼你骂你,还是最喜欢你。萱转过头,不说话。

其实我并不明确知道,我要求一个小孩体谅父母是不是正确?她今天满六岁,她有一个今天满两岁的弟弟,以后漫漫人生路,如果她真的学会了体谅,她会很辛苦,每个人都要体谅,有没有人给她体谅?

萱有一个好妈妈,耐心,温柔;但从教育孩子上看,太过温柔,反而成了缺点 ,缺少力量。我没有小孩,并不懂教育孩子,但我曾经是孩子,并且长成了事事为他人着想懂得体谅的大人。

最终,每个孩子都要离开,去寻找真正的自己。而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会成为束缚?还是力量?

萱是我们家她这一辈里唯一的女孩,我只希望她长大以后,能寻得真正的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