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那点事儿

二本大专,不是迷茫的理由

2017-03-28  本文已影响56人  太后老三
总要长大

上周处理邮件,看到2个年轻人写的信。大致看了,2个人都是面临毕业,在实习,觉得没意思,迷茫,不知道以后怎么办。

理由也大同小异。1个说自己是二本,不入流的学校,用人单位不认。另1个说自己是大专,扔大街上没人理。结论也一样,说是工作不好找。

我想了一下,花了点时间,整理了几个问题,发给他们。

第1个问题:你递出过多少份简历?

第2个问题:递给了哪些单位?

第3个问题:你确定工作不好找,是因为你的学校吗?

第4个问题:你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吗,试过吗?

第5个问题:哪些单位能提供岗位给你,且能满足你的意向?

第6个问题:接5,这些单位,分布在哪里,你了解它们吗?包括它们的行业发展情况,运营模式,用人标准等。

第7个问题:你再确认一下,是工作不好找,还是别的什么?

1个星期过去了,意料中的,2个人都没有再回信儿。

他们心里想的,大概是,你不是职业成长咨询师吗?你直接告诉我答案就好了,问什么问题。没准儿,心里还厌得痒,那么多废话,无聊。

通过问题,我想说的是:

自己的事情,自己要上心,要从中去摸索规律,递简历给了哪些单位,其中哪几个单位给了自己面试的机会,为什么会给面试机会,我哪些地方吸引了他们,我怎么做会更好。

二本也好,大专也好,与清华北大比,自然先天不足,是事实,但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学校里,对人才的评估标准,KPI中关键的关键还是学习成绩。社会上呢,并不是。职场中最讲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能力,很综合,远超出学习成绩的范畴。所以呢,短板已经那样了,找自己的长板,才要紧。

确定好自己要什么,想干什么,就行动。想不明白,也要行动,当作是试错,好歹也算是经验教训。老在原地抱怨,有啥用?

瞄准适合自己的单位,想方设法,攀上关系。直线走不通,就曲线救国,绕道走。比如,X公司(心仪单位)中,你意向岗位不要你,那么你呢,可以先应聘别的要求不高的岗位,先进去,再等待机会。大多数企业,出现空缺岗位,会先考虑内招。再比如,X公司不招你,也没有别的岗位机会,你就打听一下,哪些公司背景的人是X公司兴趣的,那你就去试试那些公司,近亲不行,攀个远亲,说不准也是机会。

这些,你都想清楚了,可能答案就有了,不是工作难找,也不是二本大专的错,是你自己下的功夫少,或者是乱找。

自己若不动,风再大,也只是,风是风,你是你。自己要动起来,人借风力,风助人跑,才可能跑得更快,飞得更高。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