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思
今天在学习中老师讲了他在生活中遇到的尴尬,自己身份和社会角色的矛盾,生活的压力等等,不禁让我又想起关于好人的评价。到底怎样去评价一个人。前段时间单位领导说另一位领导再抱怨说那谁谁平时公认的好人,怎么这样子,跟我说的领导当时对那个领导说主要是没共事过。我当时也觉得确实如此,比较两个人的品质一定要放在同样的处境中,同样的条件下,善良是需要物质做保障的,我不禁又想起管仲的话“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讲课的老师说他有时做事时会考虑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一份情怀,但当他面对拥挤的地铁站,想到上不去车会迟到,会影响到工资,进而家庭生活受到影响时,什么身份,什么情怀根本就顾不上了,立马就插队往前冲,排队是上不去的。听完之后我也在想,那到底该怎么去评价一个人,还是完全不需要去评价一个人,而是只看自己的感受,就像电影里说的“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想到这儿,我又开始迷惑,如果整个社会都用这套价值观去做事,那么世界会不会变得冰凉,冷漠。这样的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价值观到底对不对呢?而我又突然想起人类简史中说到的,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生存才是刚需。如果古代的一个女子不接受裹脚,不愿常年呆在闺房不出门,不愿接受包办婚姻,违背了三纲五常,那她在古代社会会受到什么样的对待呢?以现在的价值观来看她并没有错呀!这样想来,主流价值观是否就一定正确,或者是否合理,还是要批判接受的。这么一说,我又在想,如果不分对错,只看利弊,那么做一个好人还有没有意义,如果都不愿做好人,社会岂不是乱套。那到底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又突然想起前段时间一个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灵感,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体量不同,可用广义和狭义不同对待,同样道理,再面对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不是也可以用两套标准去衡量,我觉得这可以作为一个思路去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