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仅仅是家长过分焦虑

2025-01-17  本文已影响0人  杜书娟

     

 

    孩子快放假的前一周我就开始规划孩子假期的生活。

        对于孩子的假期生活真的是恐慌。为什么这么说呢?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孩子,确实是领教了,之前坚持的早读被继续睡觉代替,考试当天商量复习内容,人家自我感觉良好,不复习也可考得很好,坚决不复习!大姐我忍着十二分的怒火,遵循人家对于自己的安排。

      我是真的担心,假期里不听话,一直睡觉怎么办?作业不写怎么办?说一句顶一句怎么办?对于逐渐有自我意识的孩子来说,我可能还没有做好准备,或者是我已经领教了这个阶段的孩子所带给我的挑战,漫长的假期我不想发疯呀!

      临近放假,书法徐老师联系我,让孩子利用假期练练字,有一个时间段是早上八点到十点,很喜欢这个时间段,因为这样会让孩子早点儿起床,减少睡懒觉的机会,提高时间利用效率,但唯一害怕的就是人家不去。

      为此,姐姐我在她考试完就去接并且感情真挚,情绪饱满地请人家吃饭,依我看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商量假期安排更容易让人接受。

      吃饭的过程中就提出了徐老师希望她去练练字,我也希望她去,因为五年级来字的书写上确实有待提升,没想到人家爽快答应了。

      答应还是第一步,关键是早上需要能起来呀!这个事情确实有些压力,早上我提着十二分的劲头儿,态度和善,提着兴奋地声调,喊人家起床,本就打算打持久战,咱喊一遍不行喊两遍,毕竟放假了都想休息也正常,谁知只提醒一遍,人家就迅速准备好一切,按时按点儿出发了……

      第二天,想着假期了就让人家睡个懒觉吧,毕竟姐姐我小时候还抵挡不住寒冷的冬天,被窝的诱惑还是很大的。结果人家不到九点就起床了,自己读读英语,写写英语作业,一起按计划去爬山!

      很多时候我们用太多的精力关注孩子,往往孩子的优点被我们无声地忽略,无意识地放大孩子的缺点,或许就不是缺点仅仅是这个问题,想象着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并且一直往坏的方面发展……想着想着,孩子好像就是一个问题多多,没有我们的救赎就走不上平坦的阳光大道。

      也许我们都太急躁了!

    之前看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面有这样一个例子:孩子迷恋听光盘,写作业时也在听,持续了很久,尹老师一直也没有提醒干预,最后孩子发现因为这个事情耽误学习了,自己把光盘全部收起来,开始努力学习,不受之前的影响,这个事情大概持续了一个学期之久,很佩服尹老师有如此的忍耐力。

        我们往往忍耐不了孩子如此长的时间在我们认为不务正业的事情上消耗,就开始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孩子,最直接粗暴地大吼一顿,孩子不情不愿地。好的迫于我们的压力好一段时间,还有的改明为暗,继续进行,孩子越来越不屑,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没有解决的根源就是孩子自身的意志没有参与,我们的参与又激发了孩子的叛逆心理。这又让我想到前一段时间看的《正念教养》。正念养育格外强调父母对孩子的完全关注,调节自身情绪,接纳自身错误,正念养育有助于调动孩子自身的内驱力,从而更好地前进。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运用,减少焦虑,减少怀疑,逐渐努力,逐渐进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