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的三个误区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在同一个群体中总是有一部分人学习起来犹如开挂,轻轻松松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另一部分人辛辛苦苦却没有结果呢?而我们常听到的辩解为:天赋智商使然。
难道真的是智商的差别吗?会不会是学习理念上存在误区呢?今天就分享三个学习中的误区,看看你是否中招吧。
1.重复学习,才有好的学习效果?
心理学中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心智模式”。是指外部现实在心理上的一种表现,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会促进心智模式的形成,并且影响人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学到知识后,似乎马上就能拿来用。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比如学习英语有十年之多的人不少,与老外对答如流的人却很少。这些人并没有形成“用英语对话”的心智模式。也就是说,知识能形成心智模式的前提,是在大脑形成条件反射。
那么,如何才能形成知识的条件反射呢?
我们最为熟知的理论是10000小时定律,认为只要通过勤奋努力,就一定可以。这种想法本身也没错,但核心的问题在于对“勤奋”理解上。
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勤奋的方法就是重复地看书和做题,认为这是学习的最佳办法。然而,这其实是一种学习的误区,是一种“假勤奋”。表面上看起来费了很多功夫,实际上却缺少挑战。只是让我们机械化地重复知识,并不一定能让我们收获好的学习效果。
回顾我们的学生时代,关于学习我们大多数人的做法就是“死记硬背”。即使学得不好,大家也不会认为是方法出了问题,只会认为是自己还不够努力。行成这种习惯,步入职场后,为了考证或是评职称,还是会选择这种“填鸭式”的方法来学习。然而,由于学习效率低,很多职场人士在考证或是评职称的路上并不顺利。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重复学习不奏效呢?
脑科学研究发现,我们人类的大脑天生就是懒惰的。如果不让大脑保持一定的活跃度,它就会处于待机的状态。所以,重复学习,只会让人形成一种很浅显的心理表征,这是一种很短期、很模糊的记忆。
久而久之,这种浅显的心理表征会使大脑形成一种元认知偏差。这种偏差是指大脑无法辨别自己的薄弱环节。因为感觉自己看什么内容都有一种熟悉感,人们会误以为自己掌握了知识。就好比做数学题,一看公式和例子都懂,换个应用题自己就蒙圈了。
所以,假勤奋的学习方式并不会让我们真正学到东西,也无益于心智模式的形成。只有提高学习能力,才真正对心智模式的形成有帮助。
那什么样的人才算学习能力强呢?
2.一个人记住的知识越多,他学习能力就越强?
乍一看这个逻辑是没啥问题的,你看:掌握的知识越多,学习基础就越好,这样的人,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当然要比别人学得快、学得好呢。
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知识并不是单一存在的,每一种知识可能都代表了某个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不同的领域之间跳来跳去,一直都从基础的学起,这样掌握基础知识时很容易,但学习却一直浮于表面,这样的学习能力很难提高。
但是如果另外一个人,从某个领域最简单的概念开始学起,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在不断积累自己的技能的同时,还懂得在心里演练,学习的效果才会慢慢呈现出来,这样的人虽然掌握的都是同一领域的知识,但思维能力、思维深度却慢慢得到了提升,学习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强。
所以说,判断一个人学习能力强不强,除了看他的知识的丰富程度以外,还要看他的思维能力。
3.学习中的麻烦不利于学习?
既然思维能力对学习效果有影响,我们是不是应该有意识地制造一些麻烦,来提高思维活跃度呢?
乍一听又有些让人匪夷所思了。因为印象中,学习是一件“忌干扰”的事。为了学习好,要尽量扫清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麻烦。然而,这其实也是人们关于学习的另一个误区。
认知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合意困难”。是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小麻烦。这些麻烦会让人们短期学习过程的难度提高,但长期看,却能提升学习效果。
也就是说,适度的困难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大脑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会处于兴奋状态,而这有利于人们的思维运转。
所以,综上所述,学习有助于形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智模式。有时候出现学习了却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我们对学习有误区,没有搞懂学习的规律。
那么,最后请检视下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以上误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