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我的创作散文夜华烁烁|禅意缘满

他的伟大在哪里?

2019-04-02  本文已影响38人  渭水度人

    近日听课,有老师讲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当讲到诗歌主题时,她告诉学生,诗歌最后一句的“怨恨”一词表达了诗人的埋怨,悲伤,怀才不遇的思想情感。

    对于她所讲的主题思想,不能说不对,但我觉得有些不到位,评课时,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里的“怨恨”不应该只是个人的悲情流露,而应该还有对“家国”的一种思念、担忧之情存在。理由就是因为杜甫是一个把天下国家,黎民苍生始终牵挂在心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所以,这里的“怨恨”不能仅仅局限在个人的经历和遭遇后的牢骚,埋怨,还应该结合诗人的家国情怀来分析他的情感。

    评课时老师们虽然没有太多的反对意见,可后面还是有老师专门发来一大段文字,发表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杜甫就是在借古伤今,借史抒怀,抒发自己的牢骚和不满。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诗。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代: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夜月 一作:月夜 环佩 一作:环珮)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千载作胡语的琵琶曲调,点明了全诗“怨恨”的主题。王昭君的“怨恨”既包含着“怨恨帝王始不见遇”的怨思,也包含着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故土的忧思。而杜甫的怨恨与其何等相似!怨恨帝王之不遇,怨恨远走他乡,但心中的梦,永远是家国天下!这是个有情怀的男人,若把这首《咏怀古迹》仅理解为个人悲思,那就有些太浅了。

    我们来看看诗中都写了哪些内容,一是死后的“独留青冢向黄昏。”黄昏时分,孤坟一座,显得那样的孤单寂寞。二是死后“环佩空归夜月魂。”月夜之间,孤魂一个,飘飘忽忽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三是写她活着时“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写她在胡地演奏的琵琶声中,充满了种种“怨恨”之情。

    也就是说,杜甫诗中的王昭君不是一个英雄人物的形象,而是一个被远嫁的思家的姑娘,无法回家时就用音乐来抒发自己被陷害的埋怨之情,用音乐表达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而不见的遗憾之情,表达活着不能回去死后也要让自己的魂魄跋涉千山万水,在月光的照耀下,飘飘然的回到故乡的渴望之情。

    不管王昭君当时在匈奴是否是这样的想法,可杜甫是这样认为的。我们将心比心,想想自己要是那位远嫁他乡,无法与家人互通消息的姑娘,就会发现这种想法十有八九是对的,而诗人杜甫也很准确的捕捉到了作为一个远离家乡的女子的这种孤独,寂寞,思家,念人的思想情感,并把她写进了诗里。

    一个远嫁的姑娘,离开家时,不管是什么原因,肯定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和怨恨,可时间长了呢?离家后与家里再无联系,她的感情可能早已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只剩下了思念之情了吧!其他的恩怨情仇对她来讲,还有记着的必要和意义吗?

    所以,杜甫诗中王昭君的“怨恨”,我觉的应该是“思念”“担忧”“遗憾”“牵挂”,是一个女子对自己娘家的“放心不下”,“无限牵挂”,这里的情感也许还有“记恨”“埋怨”之情,但我想这种情绪已经少之又少了。

    再来看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咏怀古迹》写于公元766年,杜甫55岁,逃难在夔州期间,距离去世仅四年。自安史之乱(公元755年)爆发后,他到处漂泊,经历了许多磨难,见证了老百姓的灾难与痛苦,叛匪的残忍暴虐,官军的助纣为虐,扰民害民,官府的腐败无能,诗人虽居无定所,四处漂泊,可以感叹自己的生活状况的悲惨,可以伤心难过自己怀才不遇,可以遗憾自己的生不逢时,可他的关注点难倒仅仅只是在自己身上吗?

    我觉的这样理解杜甫是不够的,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那个“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目光所及的只是“天下寒士”是否有所庇护,这样一位只关注黎民苍生,国家命运的人,他的家国情怀是深入骨髓的,是不会因时因地因己而改变的。所以当他看到昭君墓时,一定感受到了昭君和自己一样的思念,担忧,不放心和牵挂之情。

    一个心怀天下的人,他的笔下又怎能只有自己悲苦心酸呢?他的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会在任何时候都会显现出来的!

    这也就是杜甫的伟大之所在吧!

他的伟大在哪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