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神人含混:写作美学批评(8."要有文",就有了文)
![](https://img.haomeiwen.com/i17513487/bf83b3c4917fa856.jpg)
8."要有文",就有了文
写作者、艺术家的原型是造物主-上帝-神。写作-缔造秩序-知行递变的原型是造物主-上帝-神的创造之作工。写作者-艺术家是造物主-上帝-神的模拟者、拟仿者。
原型者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创世记1:3)
模拟者写作:"要有文",就有了文。
原型者创造之作工的过程,是不与任何他者商榷、对话的绝对D裁活动,于是,原型者也可称之为绝对D裁者。
模拟者的创作之活动过程,是假冒与他人商榷、对话的而实为拟仿绝对D裁者的活动,于是,写作者也可称之为“拟仿绝对D裁者”。
原型者的创造路径分两个层面:
①在自然界是神掌(木又)之下的基因复制-自组织-进化-生长;
②在社会界是神掌(木又)之下的基督的道成肉身-教会传道-更新罪人-把人从硫磺火湖中救赎出来。信徒的更新,是不断重复在教会聚会的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17513487/f65f5b75c75825fd.jpg)
模拟者的创作路径也分两个层面:
①在个人意志控制下的纸上赋形-重复、对比;
②在社会界是个人意志控制下的肉身成道-演神自义-D裁行政-共C宣言-相吞相恨-他人即地狱。在这里是个人意志的重复强化。
因此,模拟者-作家-艺术家,这类活动家限制在纸上谈兵为佳,不宜进入社会管理层,尤其是国家管理层。这也是柏拉图要把诗人驱逐出理想国的真实理由。因为,他们在社会界依据习惯性的“知行递变”思维模式治国,只会把“亻民”素材化-物体化-工具化-非生命化,他们不把人变成全完受控-维吻的僵尸,他们就没有“创作”的快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17513487/974f9229cd3c4f6b.jpg)
然而,世界之人都有作家-艺术家拟神-装神之“基因”,就如人有原罪之“基因”一样。所以,几乎没有统领者不是作家-艺术家气质。柏拉图这位写作者本身就是作家-艺术家,就是他要驱逐的“诗人”。他自己就如先知摩西一样,也是罪人,同样凭肉身进不了理想国-迦南地。
所以驱逐作家和艺术家不是好办法,真要驱逐,理想国将空无一人。理想国就成为空城,因此,柏拉图在导演空城计。
在这个人人为艺术家,人人为作家,人人都在追求“远方和诗”的后现代,其实也不是什么新的时代。日光之下,没有新事。人类历来如此,人人拟神,人人装神,人人相恨、人人相吞。因为,人人皆有原罪。
按圣经启示,得救之路只有一条,基督及他的教会就是这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他,没有人能避免火湖地狱之结局。
然而,若在基督的教会里,听道、认罪、悔改,这原本拟神的罪人,就会因信仰更新旧我,从而认识到人不过是人,绝不是神。因此,柏拉图所说的把诗人逐出理想国,应当改为:世人若要得救,就当进到基督的教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17513487/cfc9f6964bcb959c.jpg)
于是,从事写作的还是写作,从事艺术的还是从事艺术。只是,要自知自己仅仅是创造模拟者,不是创造者。
而是,仰靠圣灵-真理的力量,以便认识自我;通过圣灵-真理的力量帮助,认清人的理想-愿景-蓝图-梦,多为虚幻。因为经上说,多梦和多言多为虚幻,而只要敬畏神。(传道书5:7)
这样就有望克服肉身成道,在今生现世建造w托邦-理想国-巴别塔的愚行。这样,人间地狱就有望减少。
“知行递变”营造出来的造体,是拟绝对D裁者、拟神的作品。这作品必有其个人化和排他性,这作品必然要刺激他人。所以,在纸上谈兵,只要被阅读,对人都是有影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就是“匕首投枪”(矛盾语)。
如果这人还要在现实中制造这样的作品——尤其是宏大的社会工程,这不仅是他人他国的“匕首投枪”,打破国际(正文)治生态平衡。更为悲惨的是,在制造宏大工程过程中,还要把本国亻民素材化-物体化-维吻化-集终营化-舔网工程化,以致造成严重的人道、人权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