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产子记(下)
2、出生
" 放心回国吧,爸妈都在,我一切安好。”距离预产期还有两个多月时间,先生因事要回中国,他已经2年多未曾回去了,而我想着当初大公主地震都不出来,并且刚刚结束的房车旅行也没有感到不适,就大大咧咧地安慰先生让他安心回国了,接下的日子也本该按计划风平浪静的慢慢度过....
2015年8月30日,距离先生返回还有3天,距离预产期还有45天,睡觉之前与先生互报平安,他已经返程并顺利抵达台北,计划在此转机顺便待3天转转,台北是先生期待已久的城市,终于要如愿以偿了......
31日凌晨4点,一股热流突然把我从睡梦中惊醒,立刻感到大事不好,破水了,我要生了!一把推醒身边的大女儿:“快去楼下叫姥姥,告诉她妈妈要生了”,此刻大女儿眼都没睁开居然一溜烟跑到楼下搬救兵了。大概慌乱了一分钟,没等老妈上楼便告诉自己要冷静:现在家里老老小小,只能靠自己,绝对不能自乱阵脚。镇定后脑子里立刻无比清晰,一件件待做事情乖乖排队,此时老妈匆忙赶上楼,因为距离预产期还早尚未准备待产包,便指挥老妈找到医疗卡,招呼大女儿穿衣做出门准备。接下来拨通了助产士的电话,果然是24小时开通,电话中沟通了情况后便被告知不要着急,参照之前产检培训时告知的注意事项,直接去早已预约好的BC省儿童医院即可,她则会同时赶往。之后拨通了朋友Wendy的电话,简直犹如神助,谢天谢地大半夜居然电话打通了,她神速般第一时间接上我和家人赶往医院。
到了医院,我的助产士早已赶到并准备相关文件,在医院前台我出示医疗卡核实身份后便给我挂了两个手环,一个是白色,写明我的个人信息,一个是红色,写明我的过敏史,提醒其他医护人员注意。之后便坐上了轮椅被推入一个布满仪器的隔间,换好衣服躺在床上,一系列的检测、登记,护士来打招呼,检测完后接着被推入一个较大的房间,各种仪器更加齐全,还配有卫生间,最初我以为这里大概是进入手术室前的准备房间,没想到这里便是产房了。
进入房间后,立刻开始安抚大女儿,她即紧张又害怕,小小年纪不知道为什么妈妈要一下子进到这么多仪器的房间,不知道妹妹要出生怎么会让妈妈这么难受,她害怕、想哭但又忍住了,只是紧紧地握着我的手, 轻轻地吻我,真是我的小天使,之后便被带离房间回家等消息了。
随后又来了一个温柔的 护士长,她帮我调节室内灯光、查看仪器记录和我聊天,在得知先生不在身边的时候开始劝我要尽快联系他。事实上,在入院的第一时间我已经给朋友和家人说先不要告诉先生,反正他马上就回来了,重要的是他终于到了期盼已久的台北,既然赶不上还不如好好玩得了。护士长得知我的这个想法后,便开始各种劝说让我放弃这个想法。听人劝吃饱饭,于是阵痛之间拨通了先生的电话,他立刻惊了,没想到最担心的事情居然发生了。挂上电话,他那边手忙脚乱,各种匆忙之间改了机票,但也只能提前一天,而他在台北再也无心欣赏,几乎度日如年等待归来。
这二小姐实在是性急,本想试着保一保等爸爸回来再生,但医生告知等不了了,现在就要出生,9月1日早上4点,二小姐终于呱呱落地,与老大不同二小姐在第一时间就被抱到了我的怀里,居然跟姐姐刚出生时丑得一模一样,之后随行的母亲被叮嘱地剪脐带,护士长又帮着照相记录珍贵时刻,而这时候我才发现前后照顾我的助产士、护士、产科医生、儿科医生、麻醉医生一大堆人都已经满当当地挤在房间,笑眯眯地祝福我和宝宝,生个孩子居然惊动了这么多人。
二小姐因早产只有4斤多,在房间停留了一会儿便被送到了重症监护室,而我也很快被推进了单独的住院病房,一进入病房护士便告知可以随时洗澡(完全没有国内坐月子的忌讳),同时提供了一大堆产后用品以及电动吸奶器,好像还给了两片药,一个预防发烧一个软化大便,嘱咐着趁着孩子不在要抓紧休息,睡到半夜,生老二时的儿科医生,一个老先生,突然进来告知大概是二小姐的呼吸系统不太好,需要进入保温箱进行加护,但还是在同一个重症监护室,最后告诉我“Your baby is doing great!”(宝宝做的很棒,妈妈请放心)。
第二天,和大女儿、匆匆赶回的爸爸一起前往监护室看二小姐,穿过一个个保温箱便一眼看到了小家伙,浑身插满了管子,孤零零地躺在保温箱里,顿时鼻子都酸了。大女儿到是很兴奋,急急忙忙地问能不能抱抱妹妹,而我觉得这各种管子箱子的,这么麻烦人家怎么可能答应,没想到大女儿嬉皮笑脸地给边上的护士提出要抱抱的要求,居然被立刻答应了!开箱、拆管、抱宝宝,哇,近距离的一看,我家的二小姐居然带了个象鼻子,小小的让人疼让人爱。抱出来之后才发现,相比其他小宝宝我们家的二小姐还算是大个,而保温箱边上设置的沙发,竟然就是为宝宝的爸妈准备的,医院也提倡爸爸妈妈经常来抱抱早产的小婴儿,把他们放在胸口,这样可以让他们再次体会父母的温暖和心跳,有利于早产宝宝的康复,这样的设计真是周到。
在加拿大生孩子,顺产住院通常只允许住一天,剖腹产住三天,而我因为是早产,为了方便每天抱宝宝,每天挤奶给宝宝喝,我被允许住三天,三天时间早就楼上楼下地跑来跑去完全无障碍了,住院期间医院每天提供免费的三餐茶点,还有关于照顾宝宝的讲座,而听讲座的时候大多数爸妈都是带着宝宝,似乎只有我是个甩手掌柜,一没肚子二没宝宝,混着听课。很快出院的时间到了,入院的时候匆忙之间除了医疗卡什么都没拿,出院的时候发了一堆产后和宝宝用品,但唯独没有宝宝,我和先生手拉手地出院了,仿佛这三天也就来卸了个货,现在交差走人了。
医院走廊的墙壁上密密麻麻刻满了出生的孩子与父母的信息
给产妇提供的免费三餐,每天有不同的菜单,自己随意点,还有冰淇淋,丝毫不忌讳啊
我出院后的三周,应该是自二小姐出生后最清净、最轻松、最另人怀念的三周了,我和先生每天只需要从家往返医院看望给她送奶、抱一抱即可,完全是别人家孩子的感觉。大概一周时间,突然接到医院电话留言说因为二小姐康复的不错,已经从医院的重症室转到在Downtown的圣保罗医院的普通监护了。听到电话留言的时候我和先生正在赶往儿童医院的路上,当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的孩子居然被转院了,而且事先也没有征求父母的意见,一通电话留言就被轻描淡写地转院了,但冷静想想,其实也能理解这种做法,几天与医院的接触,不管是医生还是护理,每个人都很负责,都在尽心尽力为病人服务,同时因为其医疗体系的缘故,医生并不依靠治疗手段来挣钱,医生眼里只是专心治病,所有的治疗依据实际需要进行,从孩子出生到进入监护室,再到升级监护,再到转出监护,所有的过程的判断都有医院标准,所有环节也都会事无巨细被医院层层记录,无需家长签字,医院更不会要求家属在所有环节之前签署任何胆战心惊的风险提示和免责条约。
随即调转方向赶往圣保罗医院的儿童监护中心,房间内十几个空位,一共两个宝宝两个护士,二小姐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没有了保温箱和“象鼻子”,整个人看起来清爽了许多,黄疸也全然褪去(完全不需要像姐姐当初每天放在窗台上晒太阳,结果被晒糊了)一旁的白板上清楚的记录着一天三个时间内二小姐的体重变化,旁边的仪器记录着心跳,鼻子里还插了一根细细的胃管。接下的两周时间更是轻松,每天随心情赶过送奶,亲亲抱抱,护士会告诉二小姐每天的情况,很快二小姐学会了自己喝奶,胃管便被去掉了,护士又通知给二小姐带一个婴儿的安全座椅,要给她做测试看她的呼吸能否达标,一夜过后护士开心的通知二小姐的指标全部正常,可以回家啦,但接到通知的一时间我竟然有些不情愿让小家伙回家,觉得在医院照顾的多好回家干嘛多待几天多好啊。
无奈,该领回家的二小姐终究要跟我们回家。出院前一天,医院特意安排我和先生在监护室边上的探访室留宿,让宝宝和父母单独过一晚,一方面实验一下宝宝能否适应离开监护室的环境,有没有特殊情况,另一方面也给父母一个练手的机会,如有问题可以随时去旁边的监护室求救。一夜平安,终于要回家了,医院的护士各种恭喜的同时又在我的包里塞满了各种宝宝的毯子、奶嘴和尿布,真后悔没带个大包来。
三周前我空手只带了一张医疗卡来医院,三周后一个乖宝宝和一堆尿布满载回家,仿佛白捡的一样,很是开心。
时至今日不到两岁的二小姐,已经快步如飞,时常因跑得太快而撞墙,也能双脚离地高高跃起,小嘴巴每天嘟嘟囔囔说唱个不停,不仅知道馋了就要抢妈妈饼吃,还知道抢到手立刻要逃跑,又一个古灵小精怪,以后家里可热闹了。
文末,衷心感谢生产过程中伸出援手的家人、朋友、医生和护士,谢谢你们帮我迎来了幸运的二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