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专题投稿简友广场散文

写在支教的日子里24

2019-12-15  本文已影响0人  天上人间_20df

          教育需要执着的坚守(3)

      这位老师在文章中所谈的一些思考,着实引起了王老师的共鸣。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自己……

      1992年7月,他从酒泉师范毕业,和所有的毕业生一样,怀揣对教育的美好梦想,开始了自己人生的教学生涯。那时候,对于工作,是那么的纯粹,那么的质朴,从未想过什么“功利性”,当然更准确的应该说,是不知道什么是“教育的功利性”,只想着把每一节课上好,把每一名学生教好,把领导安排的工作做好。甚至下班回家,还要把教材、教参带回家继续备课,有时候还要骑上自行车到学生的家里去家访、补课。也正是他的这份执着和坚毅,使他在年轻老师中很快脱颖而出,并且在后来成为学校的中层领导、学校领导。这里值得回忆的是,九十代的农村教育环境确实非常安静,作为校长,主要任务是管好学校,带好队伍,作为老师,主要任务是管好班级、带好学生。那时候学校似乎除了开展教学研讨、运动会、“六一”庆祝会,阶段性的在学生中搞一些科学竞赛、拔河比赛外,其他的活动非常少。老师整天的工作就是围绕“怎么样去把课上好”,“怎么样去把差生转化”,甚至有一些老师,包括王老师在内,星期天还要把自己的学生全部叫到学校集体补课,但大家都不会去计较、更不会去核算自己的工作量,有的只是对工作的执着和内心纯朴的坚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王老师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近些年的教育工作中,他“那颗纯净的心渐渐蒙上了灰尘”,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他渐渐失去了往昔的激情和对教育纯正的坚毅和从容,他似乎正在逐渐向“看破红尘”、“与世无争”的方向堕落,但好在于他从未动摇过对教育良知的执着和坚守。2018年9月,王老师接替了带五年级2班语文,这个班在三年级重新分班时,成绩和其他班是差不多的,但由于后期当时课任老师家中发生了一些变故,老师请假较多,尤其是第二学期,最长一次长达一个多月,这也许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些影响吧,在四年级期末考试时,班级的语文平均分与最好的一班相差6分,加之学校又因教师缺编,把四年级其中一个班的学生平均分解到其他三个班。说来也真巧,分班之后,五年级2班成为留守学生最多的一个班,也成为五年级调皮学生最多的一个班。当时五年级的其他两位语文老师都是入职两年的年轻人,她们精力旺盛,刻苦好学、十分敬业,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教学成绩,都是学校充分肯定的。在这种情况下,给王老师的教学确实也带来了不少压力,他必须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心血去把这个班的语文成绩抓上来。所以,他在这一年的教学工作中,转差的措施主要是“盯”,就是“盯”住差生完成知识点的过关检测。他利用中午、晚饭后的时间,把差生集中起来补课、过关检测,好在一年之后,班级的成绩差距大大缩小。他在日志《十分钟等待的思考》结尾写道:教育不是三分钟的热潮,它需要执着的坚守,更需要良知的感召。

      今天课堂上的两个细节和这位老师的思考,确是实实在在摆在我们老师眼前的现实问题。我们每位老师所带的学生都参差不齐,但都需要把他们的成绩教好,这是每一位老师最起码的职责。李镇西老师说,好老师的标准是“课上得好,班带得好,分考得好”,他想,李老师肯定也是站在教师职责这个角度去认定好老师标准的。只是不管我们都是不是好老师,一年要出教学成绩,这对于教育来说,某种程度就是神话,王老师是非常认同这位老师文章中所谈的矛盾。

      如果非要说“教育也是一门产业”,那么,产品就是学生,成绩就是效益。只是获取真正的效益需要付出更多的牺牲和奉献,而且还需要等待更长时间,此可能就是所谓“等待花开”吧。

        支教学校采取六年大循环教学安排,王老师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举措,最起码给了老师“等待花开”的时间和机会。他看到这里的老师中午、下午,把那些差生留下来盯住背课文、写作业,他都会从内心涌起当年同他们一样去做这些差生辅导的冲动。

      身为支教老师,这里有的孩子并不怎么重视,也不怎么听话。其实,这也是相当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与班级学生只重视班主任,不重视课任老师一样。当然,关键还得看大家用什么样的心态和方式去迎合这些孩子们,看怎样去做他们的伙伴,看怎样去做教育他们的工作。王老师觉得自上次与五年级这些差“交锋”以来,战果应该还是颇丰的。截至上周五,仍然没有交作业的学生只有11名,其中一半的学生都完成了作业的补写任务,而且都是在原来的作业本上,这些学生都不好意思的拿出了那些所谓“丢了,找不到了”的本子。这周星期一,他把从临夏买来的作业送给了那些“买不到规格相同”作业本的学生手中,虽然这些孩子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甚至个别同学还流露出细微的“痛苦”,但他坚信,每个人的骨子里,积极向上是天性,此谓“人之初,性本善”者也。当然,王老师也知道,差生的反复是必然的,别看通过转差工作,有些孩子今天一下子变好了,明天还能坚持,但这种坚持,过不了几天就会被原来的旧习惯所干扰,甚至回归到原来的“坏毛病”上。所以,与差生的斗争永远都是一场持久战,任何通过一两次工作就让一个“坏孩子”变成“好孩子”的故事,那都是“骗人的鬼话”。

        大家都是普通的老师,至少王老师觉得自己是一位普通的老师,他喜欢教师这份工作,但不能用“热爱”、“钟爱”、甚至“痴迷”这些词语去形容爱教育,因为他除了做好岗位工作之外,还喜欢享受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下棋、旅游,甚至与朋友们小聚,吃烤肉,喝小酒,行拳猜令,他也乐在其中;他喜欢学生,但做不到真正的公平,好学生他真喜欢,而差学生他也心烦。近些年,可以说王老师确实饱尝了别人对他酸甜苦辣的评价,他曾一度彷徨过、苦恼过,也怨恨过、自责过。说实话,管理过程中王老师真怕招人恨,因为有人恨就意味着有人在背后放黑箭,使绊子,甚至于背后扭曲事实、肆意诽谤。虽然他现在的为人处世就变得很低调、很保守,但内心始终还是坚定的守候着对教育的那份执着和纯朴,还是在坚定的追寻他那简单的职业幸福。

      “幸福,源于心态;不幸福,也源于心态”,所以,人生幸福不幸福,全在自己的心态。正如王老师投身支教一样,“仕人”的猜忌、“小人”的妄言,说什么的都有,但这都不影响王教师体验支教生活的初心。虽然节假日他也经常会产生难以按捺的孤寂感,然而总体上他还是非常的享受,这就是心态。

        所以,既然当了教师,而且命中注定要当一辈子老师,那就尽可能让“教育的幸福”不断滋生,也许这样才能避免“教育的功利”给我们带来的困扰。

        还是那句话:教育需要执着的坚守,更需要良知的感召。

              2019年10月23日星期三(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