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论语:君子自带流量密码,住在哪里,哪里就会被同化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九夷:东方的文化落后地区。
(2)陋:鄙陋,指经济、文化落后,尤指文化落后。
—题记

孔子想搬到夷人居住的地方去。有人说:“(那里经济、文化都)很落后,怎么办?”孔子说:“有君子去住,还会落后吗?”
孔子到了晚年的时候,对他的思想能够得到运用基本已经不抱希望了,所以常常半是玩笑半是遗憾地跟人们说,自己想离开这里搬到别处去。
记得有一次他说“道不行,乘桴(fú)浮于海。”当时子路还信以为真,问会不会带上他。这次他又说要“欲居九夷”,有人便又替他担心,那里很荒凉落后,怎么办呢?
其实他哪里是真的想去,不过是用这样的话表达心底的失望罢了。

但是后半句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倒是他的真心话。
君子以仁德为己任,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人生理想,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将文明之花带到哪里,只要君子在那里居住,文明之花的种子就会种在那里,假以时日,一定会带动地方文明,将荒凉落后的地方开辟成新天地。
孔子更是有这个能力的人,开设讲堂,本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方法,很快会改变一个地方的社会状态。

唐代诗人刘禹锡,还特别将孔子的“何陋之有”化入他的《陋室铭》中。
开篇便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些句子正是对君子的最好注解。只要有君子在,不高的山,也会成为名山。不深的水,也会成了灵水。即使只是陋室,有君子在,便不再是陋室。
所以说君子本身就带着流量密码,这样的人走到哪里,哪里就会被ta同化。陋室不再是陋室,陋地便不再是陋地。

文字:爱吾爱
图片:爱吾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