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
2021-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他叫肖京山
我们村口那条柏油路每天都有很多趟短途班车经过,是赶圩或者进城的必经之路。
我记得小时候每三天就到赶圩的日子,我婆有需要采买的,都会在那天带我到村口等车。那时候车费很便宜,才一块钱,一碗粉也很便宜,才一块二。
有时候为了省钱吃粉,我们会选择走路去,才三公里的路程,为了照顾我这个小短腿,我们至少要走上半个小时才到。
到了街上第一件事就是去吃粉,那时候吃粉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讲究,不像现在可以加很多料如脆皮叉烧、香肠、卤蛋等等。
那时候只有简单的鲜肉煮粉,汤鲜味美、简单又营养。那种鲜味,虽然过了十几二十年,依然能在舌尖回味。
而现在的食物大多重油重盐,人们的味觉早就被破坏了。
离开家之后,就再也没吃过那简单的美味了,似乎也没有哪家店再做出那样的煮粉了。
我上大学后,每次返校或者回去工作,我婆都要送我到村口,看到有大巴路过,帮我招手停车,目送我离开后才回家。
不论刮风还是下雨、艳阳高照或者寒风凛凛,只要我出远门,她都坚持要送我。
好几次我明明说动了她不用送,不过四五百米的距离,我自己去就行,她答应了我,在我到了村口后,又悄悄跟了出来,直到看着我上车才离开。
那几辆大巴,我坐了20多年,不论是每次赶圩还是每周放学上学,眼见着那几对司机及收费员夫妇从青年到中年,最后退休由儿子接手,旧车换新车。
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婆每次都送我上车的场景,从我上中学至今已有十三十四年,那些司机是否也已经司空见惯。
或许不止是我见证了那趟班车的变迁,车上的司机们也见证了我们这一段婆孙难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