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优生的思考以及与教育后进生的区别
阅读内容:
手记三——对优生培养的思考
阅读收获:
优生是指品学兼优的学生,李老师所指的优生是指品德,学习和各方面能力都优于同龄人的学生。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优生也会存在着各种不足,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优生。
优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以及各种能力比一般学生相对要好一些;另一方面,他们除了依然存在着一般学生在这个年龄容易出现的毛病外,也存在着他们作为老师的好学生,家长的好孩子所特有的一些毛病。
对于优生教育,不能只注重分数,更要注重品德教育,健全的人格教育。认识到优生的教育不只是维持教育,优生的教育同样具有艰巨性,复杂性,绝不亚于其他学生的教育。
在培养优生的问题上,李老师给了我们六点建议:引导优生树立志向;帮助优生认识自己;教育优生保持童心;激励优生超越自我;训练优生受挫心理;培养优生创造能力。
我们要经常找优生谈心,点阅读名人传记,为他们树立榜样。保护好优生的自信心,让他们与其他杰出的少年英才比较,总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人生经验。适当淡化优生的优越意识,帮助优生去掉他们头上自我陶醉的光环,以恢复他们普通同学的感觉。多给优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潜质。班级中不能将优生特殊化,要一视同仁,班干部不能搞终身制,要给优生创设一些品尝失败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失败,挫折和各种意想不到的打击。有意识的培养优生的创造能力,教育优生敢于让思想冲破牢笼。
阅读思考:
晚自习宋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培养优生和培养后进生在教育上有什么区别呢?
我觉得为优生和差生设定的目标是不相同的。对于优生,通常会设定更高的目标,并期望他们达到更高的水平。相反,对于后进生,目标可能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不是过分强调高水平的表现。
教育的策略也是不一样的。对于优生,可能会采用更具有挑战性和深度的教学方法,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机会。而对于后进生,可能需要采用更基础的教材和更简单的教学方法,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学习基础。对于优生要保护自信防止自负,而对于后进生要帮助他们找到自信。
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和反馈也是不一样的。对于优生,教师可能会给予更多的正面反馈和鼓励,以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而对于差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纠正,以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习惯。
这些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都是不同的。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以帮助每个学生达到他们的最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