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逻辑和母爱逻辑

2020-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HelloToo

最近除了美国大选外,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蚂蚁集团上市的事情。

具体的过程大家应该都清楚了,因为就算自己不关心这个事情,每天的头条也能刷但这个消息。

对于马云,对于蚂蚁集团被推迟上市,可以说是褒贬不一,有替其打抱不平感到惋惜的,也有义愤填膺觉得早该如此的。

从业务来看,蚂蚁集团其实主要就是一家放贷公司,简单来说就是低息揽储,然后高息放贷。

只不过和银行不同的地方在于,银行一般通过资产抵押来放贷,而蚂蚁集团是利用算法对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数据进行计算,然后得出每个人的信用分,依据这个信用分来进行放贷。

蚂蚁集团一直说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这主要是从通过大数据分析来获得每个人的信用价值这一方面来看的。

而同时也有很多人在说蚂蚁集团其实就是一个金融公司,因为说白了蚂蚁集团就是利用各种金融工具来放大自己的融资杠杆,然后再通过花呗和借呗来放贷给客户,公司收益无非就是在赚取利息差,和银行没什么区别。

蚂蚁到底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其实我倒是不怎么关注,因为普通人也管不过来,普通人能管的只能是自己在面对大公司时的态度。

花呗和借呗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点。

蚂蚁集团通过其对个人生活强大的渗透力,其实无时不刻不在宣传自己的花呗和借呗,普通人如果通过了蚂蚁的信用评估,那么就可以很容易地借到钱提前消费。

那么,普通人在面对这种轻而易举的提前消费时,是该欣然接受,还是尽量回避呢?

有人说人的消费需求是本来就存在的,花呗和借呗只不过是提供了便利,应该支持。

但又有人说每个人的自律能力是不同的,如果一个自律能力差的人轻而易举就能借到钱消费,那么他就很容易被引诱过度消费,而花呗借呗的分期利息基本上15个点,而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工资水平是达不到年15%的涨幅的,所以这些人会一直活在借钱还钱的轮回中,永远无法自拔。

赚钱主要靠3个要素:劳动力,资本,土地。

如果一个人年纪轻轻就借钱过度消费,那么他的钱就永远积攒不下来,永远只能拿去换利息,他永远不可能积攒出属于自己的资本,永远不可能买下属于自己的土地,那么他就只能一辈子都在劳动,一辈子替别人劳动。

当然,借呗花呗这些金融工具是否会引诱人过度消费,还需要深入调研。

就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是觉得不懂金融和数学的人很多,所以算不清楚帐,容易被金融工具欺骗的人应该不少。

如果是母爱逻辑,那么其实是不用去管这些金融工具,因为说到底这些金融工具并没有犯错,他们只是提供了便利。

而如果是父爱逻辑,那么从每一个个体的角度出发,那么其实是应该好好管管这些金融工具的,而且应该是对每个人借钱前应该先进行评估,只有对利息,收益这些金融概念比较清楚之后,才能允许其去借钱。

前者当然会更有活力,但后者则可以保护一些不明就里的人,所以哪一种更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