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必比别人努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5147855/f9eacc96e782dc83.jpg)
01
当你选择了一条笔直且正确的道路,你便不必比别人努力
如何去提高完成一件事的时效,是战术层面上的考量。但更重要的是在于花同样的时间,选择做什么事,不做什么事,这是战略的决策。
人成功,并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而在于他选择没做什么,这句话看似励志鸡汤,却是实在干货。
我们身边不乏极度努力工作、努力学习的人。他们的努力,似乎必将和未来的成功挂钩,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承认吧,很多时候,辛苦不赚钱。
这两年,我深刻的体会到“80/20法则”,基础概念延伸即:在社会中,始终是80%的人为20%的人服务着。我并不惊讶于这个数据的反差,而是当自己身处这社会洪流中,感受到这个数据在当今社会确实是那样的恒古不变。
而我认为数据不变的主要因素是由于人们对关乎人生发展或生活中的重大选择的不同决策,亦或者思想格局的不同。一个个的决策决定你是属于那80%还是20%。
![](https://img.haomeiwen.com/i5147855/c89e3bee3a54c116.jpg)
02
我有时候都分不清自己的身份,学艺术的,做教育的,搞金融的,跑主持的,现在还算是半个自媒体人,在跨界中游走。有人觉得分散精力了,不够专注。但是我知道,其实这些都是相连的,以上做的每件事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且每块能力都有一个释放的平台,且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的立体的自己。单一的价值,终究显得单薄。
所有的选择最终构成了如今的你。其实对于抉择我是深有体会的。我人生也经历了几个非常重要的抉择,从渐渐有了独立思想开始说起:文理科分科,是否读艺体,是否选择学费高昂但拥有开放式大学氛围的学校,是否在一毕业时放弃本可以很好找到的小提琴教师工作而去做人人唾弃的保险销售,是否连在家里开灯都舍不得的经济困难时期,拿着第一个月做幼儿园配套产品销售的微薄工资去交主持培训学费…总之,我做了一些身边很多人不理解的选择。
但还好,我最终是幸运的。
上述对于我而言的重大抉择,唯一一个不是依照我自己意愿的事就是文理科分科了吧。前段时间,我和我母亲聊着聊着,她意味深长地对我说,我现在都有点后悔,也许当初真的应该依你,让你去读文科应该会好很多吧…虽如此,却也感谢父母在我懵懂无知时,坚持让我学小提琴,虽没有啥童年,不过也值得。
![](https://img.haomeiwen.com/i5147855/2264527820140a4c.jpg)
03
细数社会中那些真正的成功之人。其实真的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理所当然,也许别人付出的比你少,但他的选择比你正确,他的思想格局比你远大。
很多人因为自己工作或生活的失意怨天尤人,其实我真的觉得那些满满负能量的人,能窥其很多失败的因素,只是他们自己不知道罢了
毕竟对于每个人而言,认知是最大的障碍。
记得以前语文老师让我们写一篇作文,说做一件事,到底是更看重过程,还是更看重结果。当时很多同学都写到了过程比结果重要,只要努力就可以。好像说结果重要的,就显得很功利,很世俗。
不看重结果的努力,在我看来,那是文艺,是自欺欺人。这世上有多少人用所谓忙碌的状态来抚慰思想的懒惰。在职场做事,就是结果导向的好不好?就是那么功利。
还记得以前有位交大的唐教授对我说,不必急于去考去这个证,那个证,当真正需要的时候再去学再去考也来得及。
虽然我至始至终也没去考过一个能让自己更好找到工作的证,因为我太清楚自己想要的和什么证都扯不上关系。但我也希望你们也别愁于毕业不好找工作,而去花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并考取那些也许一辈子都用不到的废纸一般的证书。
尽早确定人生规划比什么都重要。
其实一个人想要选择一条笔直且适合自己的道路,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例如不被外界干扰的心境,例如现实中的经济困境,例如欲望的支配,例如不愿负担失败风险的怯懦。而想要解决这些困难,我所能想到的办法唯有信仰的支撑。
愿都能找到一辈子为之奋斗的事。
(请添加微信公众号:井底浛,只更干货文章;微信号:jdhh-jdh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