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考试党(CPA CFA 考研 司法公务员等) 教师

高等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笔记-高等教育学-(5)-高等教育的体制与

2018-06-24  本文已影响0人  默然说话_牟勇

摘要:第五章介绍高等教育的体制与结构,这些是作为大学老师必须去了解的知识。知道了管理体制,学科层次,结构,便于我们发挥所长,如鱼得水。

第五章 高等教育的体制与结构

第一节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一、高等教育体制

(一)高等教育体制的内涵
(二)高等教育体制的构成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一)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
  1.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类型
    • (1)中央集权制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只存在单一投资主体,管理和决策权在中央政府。法国尤为典型。还有意大利,瑞典等
    • (2)权力分散型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决策权力不在中央政府,而是由地方政府或利益集团来独立行使高等教育决策、立法、财政拨款以及评估、监督职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美国是典型代表。
    • (3)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或政府与高等教育部门共同承担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管理体制。代表有德、日、英
  2.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运行机制
    • (1)以政府干预为主的运作方式:好处是规范化,政府意图得以有效贯彻。坏处是刻板僵化,适应社会能力差,缺乏竞争,阻塞社会参与办学的渠道。
    • (2)以社会力量为主的运作方式:美国市场化,社会参与比较充分,但造成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课程过于细化,质量难于得到保证。
    • (3)以高校自主办学为主的运作方式:
(二)高等教育的微观管理体制
  1. 欧洲大陆模式
  1. 美国模式
  1. 英国模式

第二节 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

(一)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二)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二、我国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

(一)我国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
  1. 历史沿革
    • (1)校长负责制(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高等教育暂行规程》)
    • (2)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56年中共“八大”规定,58年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 (3)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1961年9月“高校60条”)
    • (4)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78年《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
    • (5)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校长负责制并存
      •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
      • 我国的校务委员会实质上是一种行政决策的咨询机构。
    • (6)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1998年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
      • “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 现行特点
    • 确立学长作为高校行政领导的地位,校长受国家委托,在党委的领导下全权负责学校的管理工作。
    • 校长是高校的法人代表
    • (1)实行党委领导,体现民主集中制
    • (2)校长作为高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全权负责行政事务
    • (3)实行党政分开,各行其职
  3. 我国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的改革趋势
    • 强调高校行政管理,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
    • 适当注重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分离,从体制上进一步提高目前高校中学术委员会机构的地位。
    • 最终形成高校党委、行政系统和学术系统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的机制。
(二)我国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系统
  1. 我国高等学校校级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 是全校行政工作的统筹部门,以校长为核心,由校长根据高校决策机构确定的政策和方向,制定具体的落实计划,确定有关部门的负责人选,组织内部有关职能部门和人员,最大程度实现预期目标。
  2. 我国高等学校学院级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
    • 学院置于大学之下,它是大学的管理中心,院长一般由校长委任并对校长负责。
  3. 系级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 系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基层学术单位,具体负责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落实上级意图,并接受监督和考核。
(三)我国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和改革方向
(四)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五)我国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与趋势
  1. 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 加强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 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就是确立学术本位的价值取向,促进学术自由。
  3. 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4. 加强学术组织结构改革
  5. 加强筹资体制改革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结构

一、高等教育结构

(一)层次结构
(二)科类结构
(三)形式结构
(四)能级结构
(五)地区结构

二 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

三 世界教育结构改革的两种基本模式

第四节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一)层次结构
(二)科类、专业结构
(三)形式结构
(四)能级结构
(五)地区结构

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若干因素

三、高等教育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