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生》里的爱情篇章有感
1
在《人生》里刘巧珍对高加林的爱让我非常感动,给我留下了至深的感触。巧珍爱高加林是无私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一般。
难道仅是读书与不读书的差距吗?
恩,刘巧珍的爸爸是一个眼界狭小的乡下商人,钱是比庄稼人赚得多,见识并不多。在他心里认为,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徳。对女儿读书这件事,他是有一套通俗易懂的理论支撑,女儿是外人,为他人媳妇,为他人添人丁,为他人添光彩。与刘家何干?这样一想,的确让刘爸爸伤心。
人若是为了付出而没有回报感到伤心时,心境是一块贫瘠的土壤,开不出温情的花朵,而是扎人的荆刺。他更加铁定不花冤枉钱送女儿读书,更坚定要把房子俢成村里的第一家,这让他脸上添光,有十足派头。
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老大,老二,没有上过一天学校,一个字也不认识,本是灵动的双眼,愣就成了睁眼瞎。巧珍在儿童的时代,我猜想她就日夜盼望着读书就好了,正是这样,她才那么渴求与读书人高加林在一起,那么深情的眷恋他,她在被高加林婉言分手,悲痛万分时对三妹说,看着你们读书人就舒服。
也许是见巧珍对读书的渴望,或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的思想也进步了,刘爸爸让三女儿如愿读书了。肯定的说,他心里是后悔没让娃念一天书,若娃读了书,心里也不至于这般苦。必竟儿女是父母心头肉,最终还不是儿女都一样,女儿心里苦,父母心里能舒坦吗?刘爸爸一边抽烟,一边叹息,唉。
我听着这声叹息,又思索着安慰他几句。
50年代,正是我大舅大姨那个年代,没读书的乡下女孩,因为多,就不会让人另眼相看。而读书的女孩,那是黄土堆里的香馍馍,令人另眼相看,是仰脖流着口水的仰视。若巧珍似她大姐一般,乖顺的以媒妁之约嫁人为妇,安稳过日子,一日三餐,白昼黑夜,生儿育女,子孙绕膝,最终闭着眼成了一堆土?睁眼瞎何必爱上一个读书人? 应在感情萌芽的时候就生生的掐断,就像掐断一朵花一样的枝梗,面无表情。
巧珍若对自已心中的爱,不遵循心的意愿,不大胆的上前追,不大方的说出来,不大度的放下来,人世间就不会赞颂最纯美的爱,最真挚的情,最美的人。
人生是一场戏,人就是戏子。
2
高加林去集市场卖蒸馍,巧珍不远不近跟在他的身后。没有走出心里阴影的高加林,馍没有卖一个,在文化馆里消磨了一大半天,等他出来时,太阳下山了,集市早散了。
巧珍不识字,去文化馆不合适,在大马河桥上等,从中午一直站到下午……眼睛盯着文化馆的门口,盼着她的爱人。她终于等到了,脸红扑扑,腿都站不稳,她一手夺过他手中的篮子,为他卖馍。
心思细腻的她早就准备了足够的馍钱,把馍送给城里的姨妈,且怕桥上人等她不耐烦,急匆匆的往回赶。给他带回馍钱,还买一条烟。
姑娘啊,忍不住发问。
为什么你愿一天里什么都不干,就只为等候他的到来?而你从一开始,就铁定他不愿在夕阳下赏着美景,等着美人啊?
以前的第一次约会,不似现在简单,那时维系的仅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巧珍在那棵树下日日夜夜的等待,翘首望着对面高加林家里那点豆眼灯,终于,她盼来了她心爱的人,他就像神灵般的出现在眼前,她像仙姑一样为他拿出了棉签,药,还有家里偷来的鸡蛋。仙姑非真仙姑,是性情的真姑娘,她就像为他而生,心思全扑在他身上,神一般的力量能想到他需要的,他心里想的。
他惊讶她包里的神奇,他令她感动。但又懂得她的那一番心思几分呢?
美丽又多情的姑娘啊,在圣洁的月光之下,你不知有多美啊。高加林在心里吟唱。爱情像春风抚摸下的草木,眨眼间就青翠茂盛。
在爱情的疗伤下,高加林走出了内心的荒草地,爱上了这片广阔的农村大地,爱上了土地的生活,认清了的农民身份,就是一个庄稼汉。
庄稼汉既不偷又不抢,还种粮给城里人吃,凭什么城里人高贵,乡下人平庸呢?只是社会分工不一样而已,何谓高低?
3
当他们的爱情被传言为流氓事时,对巧珍姑娘的名誉是原子弹从外至内的大毁坏,在那样的年代,流言是让人脸红心跳,畏惧人前露面,就似在人前扒掉衣服,一丝不挂,赤裸裸般的令人窒息感。
巧珍却没有这般想虑,她是智慧的,智慧并非读了书的人就有,也并非聪明的人就有,而是有思想,且思想里有爱的人,才会有智慧。
她超然的看着这一切,这份爱情是自我追求的,爱情至婚姻是需要一个过程,好的坏的都是感情的升华,都是需百般呵护,才能俢得此生缘分。
当然如此这样的思想是忽略了在家捶胸顿足的刘爸爸。
倒是我能感受到刘爸爸所担忧的那些事,既然在乡下,是乡下人,大伙都知晓,为什么高家就不委派媒人,订婚嫁娶,给人家姑娘一个实在的名分。给予女孩名分,是负责任的行动派,是以结婚为目的真挚感情。
高爸爸老实巴交,没有主意,不能责难。而高加林当事人,他恋着巧珍的白富美,让他特别长脸,满足十足的虚荣心。他决定在众目睽睽之下游行一场他们的爱,炸了锅,才刺激。
当然,更想不到在众人面前给予巧珍一个名分,一个承诺,一个明朗的态度。让巧珍在人前对她的个人感情有确定的交代,而不再有猜疑。
4
这让我想起现今的许多爱情标本,当两人恋爱关系确定,女方家庭要求给予名分时,男方家庭若能体谅几分,便会做主及时给予人名分,亲家尊敬对方,对方更尊敬一分,亲家即是一家人了。若遇到不体谅他人的男方家庭,特别是各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同,双方父母又互不相识,男方家庭为了减省钱财,忽略礼节。明知心里有亏,就自言这是年轻人他们自已的事,且女孩愿意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礼节又为何惹事生非,节外生枝呢?为了逃避应有的责任,显出这般狭隘的思想。
在听恋爱中男孩的解读吧,男孩不经世事,更不懂得如何尊敬人。又受现代自由思想的熏陶,他会认为爱情是我们年轻人,又不是老一辈你们结婚,为何指手画脚?
恋爱中的女孩,更别指望她能理智几分看待这件事情。她会认为生养父母,为了礼节就是为了钱财,心眼都掉到钱眼里去了,哪懂得她圣洁的爱情呢?当自已为人父母时,方才醒悟,一个名分是比一万句我爱你更重要。
好吧,女孩以爱情的名义,反抗亲生父母的“古董”,却无法感受为人父母的悲哀。这些事虽在女孩的坚持,父母的退让,都划上了句号。
殊不知,不良的亲家关系,婆媳关系的不和谐声就此敲定了,婚姻生活往往陷入了一地鸡毛的纠葛里,里外不顺气。
占了便宜的事,总要更多的代价去买单。
5
背运,转机,自古以来就是上级领导轻描谈写的一句话,一句批文。巩固一层关系。
高加林在城里上班了,城里人的打扮,再与城里姑娘黄亚萍讨论国际问题。这让他时常想,他之所能并非在一个巴掌大的城市发展,他会去一个大城市发展。果真他们未来的蓝图,黄亚萍用她播音主持的声音为她描绘,生动形象。黄亚萍先弃了老实巴交,本分守己的男朋友,在亚萍的心里是弃暗投明般的爱上了他,就像爱上了光。没有谁说追求光的明是错误的。
只是爱情里捆绑着承诺,就像白色药丸上的糖衣,漂亮的样子,迷惑着人心。黄亚萍会带他去一个大城市学习,工作,生活,他的前途将行走在更广阔的道路上……他的心就滑坡了,滚至了黄亚萍的身边,只是巧珍怎么办?
他从心里不喜欢在城里讨论温暖的狗皮褥子, 也不喜欢听自家的母猪生养了多少只猪崽子,更不喜欢巧珍来看她送给他带体温的钱。话题不在一个频道上,两颗心就横着一道深深的沟壑。不是因为黄亚萍的承诺,只是黄亚萍和他的两颗心靠得近,他的爱情是源于深厚的感情,源于相同的兴致爱好的。只是,他该如何向一个没读书的人解释他将离她远去呢。
巧珍那么的乖顺,要她来,她就似一阵风一样来到心爱人的身边,很及时,很到位。只是高加林不是心爱的人,是令人伤心的人。还是在那一座桥,那次双方打开心门,又要在这里“卡擦”关上心门。那不解风情的河水啊,涓涓流息,何懂凡间之情的苦啊。
高加林说,他将去一个大城市工作,不耽误巧珍。
巧珍没读书,不识字,但她通情达理,不牵绊。含着泪,叫声“加林哥……”,转身,骑车远去了。
6
在同学时代的懵懂期,黄亚萍对高加林有独特的感情。可高加林回乡了,两人社会地位的悬殊,只好悬崖勒马。凑合着与门当户对的同学在一起,四位老人皆大欢喜。可高加林在城里工作了,她像飞蛾扑火般的奔了过来。无情的抛弃前男友,高加林绝情的甩了前女友,黄亚萍就和高加林如胶似漆在一起,什么也不可以让他们分开!
情投意合的爱情之花美艳得耀眼,不容忽视。理应得到天下人美好的祝福。
只是,美艳之下,还有毒液。
黄亚萍以前的准婆婆写了一封关于高加林托人关系之嫌,谋求职位的举报信。其实,找关系谋职位是天经地义之事,他干的本工作尽职尽力,十分热爱投入,估计很难有几人在本职工作上有如此浓厚兴趣,真的再恰当不过了。
可高加林在城里的工作,还是被解除了……人当戏子,又被戏子玩成棋子。
黄亚萍的爱情呢?高加林没有城里的工作,既使爱情之花再美,失去土壤的栽培,即将枯萎。
高加林也明白这个道理,他说,他爱的是刘巧珍,而不是黄亚萍。这是一个不再让黄亚萍伤心,痛苦,遗憾的好说辞。
就权当年轻任性时候的一段插曲吧,随清风飘散的云儿,随岁月流失的故事,随年华逝去的记忆,不复存在。
高加林是因为爱情,失去了工作。这是一个教训,一堂良心教训课程。这堂课即刻发生,买单最少;延迟发生,买单只会多,不会少!
7
巧珍为了爱情,她哭了太久,瘦了太多……可人生除了爱情,还有许多,正在老去的父母亲,一同长大的姐妹,一年又一年发芽又老去的庄稼,这庄稼地里的风景啊。她是勇士,她敢直睹用心的碎片,用血铸成的泪,埋葬了爱情,爱情的墓志铭是“今生不愿再提起。”
同时,蕴藏着对生活的更多勇气。所以,她懂了许多,一份尊严,一个名分,一个地位,必须按照乡下婚嫁的习俗,三天之内把自已出嫁了。
8
高加林又回到了农村。
巧珍的大姐谋算着当着众人的面奚落高加林,善良的巧珍乞求姐姐不要这样,姐姐觉得这是报复人的最佳机会,菩萨心做的巧珍竟然双膝下地,跪倒在地,哀求她的姐姐,不要这样……姐姐面对妹妹的下跪,心竖起的报复大旗,也就轰然倒地。
用玉石雕琢的心吧,巧珍。求大姐,求高明楼,再给加林哥一次工作的机会。不是为了爱情,不是为了和他在一起,而只是,愿他好。
从这部作品里所见,表面上是因为两个人所受教育的差别,高加林读了书,刘巧珍没读书,刘巧珍读不懂高加林的心。其实,并非这样,而是刘巧珍在爱情里是极其高尚美丽奉献的心,是充沛的爱人之心;而高加林是受之对方馈赠的十分美好,是从未被启动的爱情之心,是枯竭的爱人之心,他怎么能懂得巧珍的心呢。
爱情不是文化产生了距离,而是不能共鸣,才有距离。
爱情里最高尚的心,最澄明的心境,不为所报,只愿其好。
8
一部优秀的作品,总让人的内心震撼,便让人多少有些改变。
是的,我没有气嚷嚷催促着他起床,只是,安静的为他摆好碗,筷子,倒好温水一杯,只等他一起吃完早餐,上班……如果曾未得到,可否能给予?
读《人生》里的爱情篇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