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是我

✉《大石内藏助的一天》一个人的满足感

2017-12-26  本文已影响4人  6c0fe9142f09

他发现了一个新的事实──自己转换的话题,变成了诛伐昔日负义朋辈的战场。己方的忠义受到世人赞赏。与此同时,那心中拂过的春风,却再次降低了几分温度。他转换话题,乃是对于背盟之徒心存惋惜。实际上,他对朋辈的负心感觉遗憾,同时也感觉到某种不快的心情。他对不忠的武士并无怨恨,而唯有怜悯。他早已尝遍了人情向背与世故流转。在他看来,那些变节者的行为都是非常自然的。若说还能运用率真一词,那便是一种可悲的率真。与此,内藏助才对那些背盟者始终怀着宽容的态度。而在复仇之举实现之后的现在,能够给予他们的就只有怜悯的微笑了。世人的感觉是,即便杀了他们,仍然不解心头之恨。为什么?为什么将吾等尊为忠义之士,就必须让彼等沦为畜生呢?其实,吾等与彼等并无太大的差异──在内藏助心中,对于江户盯人的那般影响并不令人感觉愉快。若在稍许不同的意义上考量背盟者所受的影响,传右卫门的观点显然代表了一种天下公论。内藏助绝非偶然地流露出那般痛苦的表情。

现在这种安逸的生活可能是其他人这辈子都想过的生活。
一个人的满足感到底要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才会结束,或许我现在的一切,稳定的生活,没有负担,每天有时间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学到自己想要学的知识,是其他人一辈子所为之奋斗的东西。
但是人的追求又怎么可以那么简单的结束呢,就像老一辈的人经常告诉我在他们那个年代吃饱已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他们在那个年代仍然抓紧学习。我在内心上是能够理解他们的,但是又没办法完全遵守他们的意愿去做,我本来就没有生在他们的那个年代,又从何设身处地的去做出他们当时的做法,这个时代的自己还有更多可以做的事情,有更多可以追求的东西,当然要活出属于自己这个时代的方式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