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掰“觉悟”
不知道是因为年长了,还是真的大家都更爱佛系了,总之身边吃素的、抄经的、念佛的近几年是越来越多起来了。耳濡目染多了,出门见了寺庙也不仅仅是当个旅游景点看,东拼西凑学了点架势,时常也拜拜。怀揣着好奇,也依葫芦画瓢的抄过经书、读过几本书。不得不说,净空法师编写的《认识佛教》一书,能够从理论、逻辑的角度解释清楚佛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很有说服力,也容易理解。
书中说“佛”这个字是梵语音译过来的,是“智慧、觉悟”的意思。而“佛教”原本就是指佛陀的教育,而非宗教,寺院是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要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过来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而就我理解的”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自然的规律、处事的哲学,其实这与道家的“道法自然”根本上也是一致的。这么一理解吧,就感觉没那么玄乎,对于终极目标的“觉悟”二字更是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很多佛法故事里也提到过各种开悟时的场景,如“云散长空,青天澈露”、“心月孤圆,光含万象”云云。王阳明虽不参佛,但龙场悟道的描述中也有类似的场景。这给本来已经变成科学的佛教又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
直到我开始接触教练。这里说的教练不在体育领域,而是在心理学领域如何把人从一个不满足的现状,带去一个TA想要的未来的谈话技术。
教练技术中讲到了人脑的意识和潜意识系统。人类有意识的注意力通道通常是比较狭窄的,我们可以同时聚焦的事情一般不超过4~7件。当你把注意力转移到新的需要的地方时,你就抹掉了对其他领域的关注。而潜意识是你平时注意不到,但又在时时起作用的。例如,你完全不用想就知道该如何迈腿走路,如何用筷子夹菜吃,你甚至从来不会注意到自己左脚大拇指在哪里,然而,一旦被要求注意,这些动作、身体部位都可以瞬间被触及,被你感知到。
潜意识十分强大,意识涵盖的范围与超意识相比,就好比是一万公里中的一厘米。超意识既包括你你身体最微小的感知,脑海中最细微的记忆,也包括你的探索潜能计划中最小或最大的期待。它涵盖了每一件你能注意到的事,只要你愿意去关注!而由于意识的狭窄性,它通常只能被固定在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情上。也就是说,如果每时每刻都在紧张的状态下处理繁杂的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的琐事上,那么你很有可能在使用自己的大脑时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并且,意识通常是由过去的结论组织起来的,而潜意识包括已经存在的、过去的结论和信念,还能描绘未来的蓝图,有“放电影”的能力,它能用复杂的视觉化图像来回答问题。潜意识的全脑系统是一个强大的联盟。
于是,我联想到了神秘的“觉悟”,那些开悟所描绘的景象,其实也不是真的,而只存在于脑海中;开悟在英语中叫enlighten,是不是也很有画面感?佛家推崇的戒律、诵经等礼佛事项,特别是出家人还要了断尘缘,无非是要让人从世俗中解脱出来,给大脑多留一些空间让潜意识发挥作用。所谓的修行,就是要经常打通自己潜意识的思维神经,像锻炼肌肉一样,把这根神经练粗。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酒肉穿肠过”的济公和尚,一样有所成就,成了罗汉——不拘泥于形式,条条大路通罗马呀。
至于潜意识的能力究竟能强到什么程度,也是说不清楚。个人觉得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如同猫狗能预知地震一般,我是亲眼见识了小李曾经不用看,仅凭想象知道手中一张牌的数字和花色。我还打趣说,以后考试选择题都可以这样做,权当一笑了。
第二部分,我相信潜意识中的许多智慧都还是与自己过往的阅历、学识有很大关系。不断重复有意识的关注和体验,等他们成为习惯了,就会进入潜意识。试想,如果你都不知道扑克牌一共有哪些花色,你怎么才能“猜”对牌呢?至于如何迈腿走路也曾经是你有意识的练习了很久,还摔了磕了才学会的,后来才变成无意识的。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许多观点、信念也在你的无意识中深深的扎根。如果生活太一帆风顺、如果才疏学浅,那这个人恐怕很难有对生活深层次的感悟,潜意识中留下的“迂”或“痴”的信念也更多吧?
所以,我想更多的“修行”还是在生活中,所谓的“无为”就是不抱怨周围的人事,但要努力把自己做的最好。这就把如今许多所谓“佛系”,尤其还是“佛系青年”打回原形了。试想,佛教里的那几个菩萨也都是王子出身吧,后又经历各种磨难方能觉悟。把自己的不努力归结为佛系做派,实在是有辱佛门了,还是先把自己的身家挣了。靠自己本事衣食无忧了,才有时间、有精力抛下俗务,潜心修炼,才能称自己“佛系”不是?
综上所述,所谓“觉悟”就是具备强大的潜意识思考能力,能够随时感知自己潜意识中的无数的念头,还能够不靠逻辑推理靠灵光乍现把他们串联起来,有新的发现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