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娃的蜕变(42)
序
《山娃的蜕变》,讲述了1998年,在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温州,18岁的文白,一位从没出过远门的山里娃,只是因为有一个梦,受到电视和书的影响,独自一人闯荡温州的一些经历,让一位懵懂无知的山里孩子最终成为了一名敢想敢做的现代青年。
第四十二章 中山公园小山峰 垟儿路上书落空
来到中山公园,这里是一座小山,难得在城市中心有这么一片绿地,公园入口竖立一警示牌,禁止携带宠物入内,文白顺着台阶就上了山。
山上林荫蔽日,绿树葱葱,有一些老人在凉亭中小坐闲聊,也有个别的人躺在长条凳上休息。当你行走在这山间小道上,呼吸着新鲜空气,如果不是远处瓯江的汽笛声,还真以为自己来到了大山深处。
里面还有一些儿童游玩的设施,有牌子上写着维护中,不然像今天中秋节,这里应该是热闹的地方。文白没多做停留,因这不是自己的目的地,顺着公园里的指路牌就翻过了小山,背面的林间小道潮湿很多,路相对较滑,人也稀少,文白小心翼翼的翻过一座假山,就到了公园出口,这里一下子豁然开朗。
有两个小报亭,一边放着杂志报纸,一边放着饮料矿泉水,挂着的地图格外显眼,看来到这里的外地人还是占多数的。报亭前支了块板,上面放了点热食,鸡蛋、玉米、豆干之类的。一边一个报亭,摆放的倒也相得益彰。
“老板,照张相吧?”只见一个中年男子背着个相机,上前来问文白。
“我不是这里的,”文白实话实说,有钱人的地方就是不一样,人家都说温州人有钱,人人都是老板,今天自己也被人称老板了,虽然知道这只是个称呼,但还是有点诧异,毕竟第一次被人这么叫。
“没事的,我们可以邮寄,你只需把地址写给我就可以了。”他赶忙介绍业务,文白想这也行,难道安徽也寄?
“我安徽的,也寄?”文白不敢相信。
“寄的,全国各地都寄,”只见他从包里翻出个本子翻给文白看,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地址。
没想到生意做成这样也挺厉害,家里照相是十块钱两张,他不知道多少?随口问了句:“怎么照的?”
“十五块钱二张,”中年男人听到问价格,估摸有戏,赶忙接道。
文白一听15块,赶忙走了,自己也不拍,就不要再和别人磨了,吃一堑长一智。“十三块咋样?”他看文白走了,以为贵了,就降了二块,文白没搭理,一直朝大街上走去。后面再也没传来中年男人的声音。
过了一条街就是垟儿路了,很小的一条街,越走越觉得走错地方了,可地图标着的没错,看到一门牌上也写着“垟儿路”。里面恐怕就是比胡同要宽些,也不分车道了,就那么丈儿宽的路面,还很多弯,地图上标的图书批发市场也没见,倒是有几家卖书的,不过看着就像个仓库,更像是卖旧书的地方。
文白走进一间,里面就两人,一个男的在整理杂乱无章的书,一个女的坐在门旁边,一只手快速的敲打着计算器,一只手在飞快的翻着一个本子。文白走进去,她只是看了一下,就又继续她的工作了。男的时不时地问着女的,说的是温州话,文白也听不懂。
里面的书全部堆在地上,整沓的堆得很高,文白走进去翻了翻,想着如果有《平凡的世界》,就买一本,里面转了一圈,还真发现有一堆《平凡的世界》,有好几个版本,文白都翻了翻,但和自己看到的那本都不一样。
自己看到的那本字体很小,一本小说都浓缩到一本里了,可这里的《平凡的世界》居然有上下本,而且字都像课本上的字一样,比起之前自己看过的那本要大很多,文白就没有了购买的欲望。
毕竟那本《平凡的世界》对文白影响太大了,他不想换个版本来影响对那段美好记忆的怀念。如果真有同样的版本,即使贵些文白也会买。因这份怀念已经永远刻在文白的记忆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