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情怀是“教育”
有一种情怀是“教育” ----重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事隔多年,重先捧读小豆豆,是因为来到了现实中的“巴学园”——荣成市第二十中学。学校小学部五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最多的班级22人,最少的班级12人,一个地地道道的 “巴学园”。
莎翁曾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每个读者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境遇中读出的哈姆雷特也是不一样的。没有经历的人读不出红楼的辛酸与况味,年少时读不出《皇帝的新装》的讽刺与无奈。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引论》中有言: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在现实的“巴学园”里,重读《窗边的小豆豆》,我便是带着“温情与敬意”,当然,更有美好与向往。
敬意
所谓敬意,有对小林宗作本人,亦有对培养他的这个民族。
对比“校长”这个称谓,我更愿意称其为“先生”,先生一词既是一个称谓,亦能代表一种修为,它既表达出一份崇敬,也体现出一种精神。概而言之,是那种对学生能言传身教以处世立身之道,示范风骨与风度,为后辈的成长提供学问坐标和人格营养的人,亦是不求闻达,以弱身御强世,为国传承与担当的人。“先生”之名,他受之无愧。
我敬佩于小林先生对教育的矢志不渝。小学毕业的他通过努力考取了教师资格证,紧接着考入东京音乐学校,成为成蹊小学的教师,后又受财阀资助,游学欧洲,接受了先进教育理念的洗礼,后为创办巴学园,又一次赴欧洲多所学校考察。纵观他的一生,虽生逢乱世,百折而不挠,始终追逐着自己的教育梦想。当他眼睁睁地看着凝聚着心血和希望的巴学园被战争的烈火吞噬时,那句“下一次,我们办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呢”,看似平淡,却让每个读者忍不住潸然泪下。米兰•昆德拉曾说过:生活就是一种永恒的沉重的努力。相信先生的教育生活,犹是一种永恒的幸福而沉重的努力!
我更敬佩于他的教育智慧。“请让他们带来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小豆豆的妈妈慨叹:“能把想说的话,如此简练的表达出来,除了校长先生之外,没有第二个了”。是啊,没有比这句话更能体现出小林先生的教育智慧的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把想说的意思全部概括其中,反复玩味,的确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表达了:既有童趣,让孩子能理解,也包含着他对家长的期待——别让孩子偏食。在温泉旅行的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令人吃惊的素养,但巴学园里,却从没有规定“要怎么样”或“不许怎么样”,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就知道了很多,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处处都在,良好的观念已经深深地植根在孩子的心里。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深感佩于先生教育的智慧。反观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对千百条的“清规戒律”视若无睹,充耳不闻,甚至屡教不改?是孩子的问题?还是我们的智慧不够?
对小林先生的敬意也不得不让我把目光转向孕育他的那片土地。巴学园创立于1937年,1945年即毁灭于战火,只短短存在了8年的时间,但它是一个国家教育的缩影。一个能在废墟中迅速站立并崛起的民族,势必有它能够强大的理由,而教育必然是其背后不可忽视的力量。自1949年始到目前为止,细数过来,这个小小的国家已有近30位诺奖获得者,这不得不让我们汗颜!我们虽诟病这个民族的缺陷,但不能不学习它的进步之处。因为,泱泱大国,钱学森之问至今敲打着国人的心房!
其实,我们的教育也曾有过辉煌的时期:白马湖畔的春晖、战火中的西南联大、教育即生活的晓庄,但这些恍惚已斑驳成梦中光影;我们也曾有过如小林一般致力于平民教育的痴情者: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但他们业已淹没于历史的滚滚尘埃。多少人慨叹,大师辈出的时代一去不返!教育,是希望,是生生不息的源泉,我辈随卑微如蝼蚁,仍当努力之。
温情
相信读过这本书的读者,都会有一种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始终有一种温情触碰着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当小林校长“一次也没有打呵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探着身体,专注的”听完小豆豆四个小时的唠叨时,她突然感觉到“非常温暖,非常安心,心情好极了”,甚至想“能永远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好了”,当一所学校让孩子感到温暖、安心、心情好极了的时候,谁能说这不是一所充满温情令人心生向往的学校?当一位老师让孩子有永远在一起的想法的时候,不就是最好最成功的教育么?当被先前就读学校退学的小豆豆不时听到小林校长那句信任满满的话语:真是个好孩子!当身当被先前就读学校退学的小豆豆不时听到小林校长那句信任满满的话语:真是个好孩子!当身有残疾永远长不高的高桥君囊括了运动会上所有的奖牌时,这些温情的时刻已经为他们烙上了一生的生命底色,搭建了一辈子的生命图谱。
作为教育者,怎么能不被小林的这种大爱和情怀所感染?教孩子一时,想孩子一世。南怀瑾老先生曾说过:把天下人当子女,把子女当天下人。小林先生做到了。我们的教育对象中不乏小豆豆这样的淘气包,不乏高桥这样的先天有缺陷的孩子,我们所给予他们的是什么?曾听过一位同仁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让自己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你就做什么样的老师吧。我们可能做不到伟大,但就让我们本着为人师的最基本的同理心,做一个让自己的孩子期望遇到的那种老师吧!
美好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学会谋求幸福,最成功的教育当是让人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的教育。提倡自然教育的卢梭曾在《爱弥儿》中谴责无知的教育者,“教给他一切的知识,却就是不教他认识他自己,不教他利用自己的长处,不教他如何生活和谋求幸福。”
巴学园里的小豆豆们长大后成就不一,爱做实验的阿泰成了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扯过作者小辫子的大荣君是日本屈指可数的东洋兰鉴定专家,淘气的小豆豆成年后也成为著名的作家、主持人,作者同班的其他孩子也都有了自己心仪的事业和家庭,最令人欣慰的是,成年后的他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和体味到人生的幸福,他们内心平和宁静,生活美满安逸。也许,这就是教育最美好的样子。
回头看看现在的孩子,有多少挣扎在心理疾患的边缘,有多少丧失了对生活的激情和希望,小小年龄便已经目光呆滞、少年老成。最近,北京大学一组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数据让人大跌眼镜:
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近31%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近41%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触目惊心啊,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应该是感受生活之美好么?当丧失了对生活的美好追求时,教育是不是就失去了意义?
美好的教育更在于教育者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小豆豆在原来的老师眼里是一个“不停的开关桌子”,“无视课堂,随便的同宣传艺人打招呼,同燕子对话”“画画故意画到桌子上”的无可救药的顽劣儿童,老师无计可施,采取了最简单粗暴方便易行的手段——逼迫豆豆妈做了退学的选择。
其实想想,不禁为小豆豆涔涔汗下:假如她继续留下,那等待她的将是天性的泯灭,灵性的扼杀;如果没有巴学园,她面临的可能是不断的被拒之门外,最终怀疑和否定自己,滑向可怕的深渊。还好,有巴学园!还好,有小林宗作!
小林先生看到的是顽皮背后的善良、创造力和蓬勃的生命力,他能发现美好,也善于培植美好。当小豆豆们沉浸在“健康树皮”的快乐中时,他选择了对孩子们说了善意的谎言,呵护着一颗颗纯真而向善的童心。当小豆豆们一遍一遍地围着学校转圈,一遍一遍地唱“巴学园,好学校!走进去一看,还是好学校!”时,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对于真正为孩子们考虑的教育者来说,每一天都会遇到数不清的烦恼。更何况像巴学园这样在各个方面都与众不同的学校,更会受到意见不同的人的批评和非难。在这种境况中,小学生们的合唱,对校长先生来说,是比什么都珍贵的礼物。
因此,那一天,巴学园的“驱逐铃”,比平时的任何一天响得都要晚。无疑,这是用美好回报美好!孩子们纯真的声音就是对心力交瘁的先生最美的回报!
向往
巴学园,无疑是每个有情怀的教育者无限向往的田园。作者写作本书时已近50岁,但短短的巴学园生活却鲜活的印在她的记忆中,仿佛已融入她的血液。爱因斯坦曾说: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当你把学校里学的所有东西忘了之后剩下的东西。巴学园的经历给她的一生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令她一辈子念念不忘,令所有读过这部书的人都心生向往。
向往巴学园童话般的设计。长着绿叶的矮矮的树做的大门,电车改造的教室。当看到巴学园的一瞬间,“小豆豆的眼睛不由得一亮,脸颊上也焕发出快乐的光彩”。没有童心,不会打造出这般童真的校园。
向往一个教育者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小豆豆有跟大人平等对话的权利,“无论是之前,还是这以后,再也没有一个大人这么认真地听小豆豆说话了”,以至于上学成了小豆豆最大的期待。光着身子游泳的孩子们,让患小儿麻痹的泰明和先天残疾的高桥君,毫无芥蒂的融入其中,他们从没有感受到些许的自卑。孩子的眼睛是最纯净的,她们最能洞察成年人眼中的异样,但这些有缺陷的孩子在校园的任何地方从没感受到自己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当在先生特意安排的但又不着痕迹的说话训练课上,不善于表达甚至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的孩子困窘的站在人群中间时,他不露声色的几句“然后呢”,让孩子赢得了终生难忘的掌声,获得了受用一生的自信。对照自身,自惭形秽,多少次以不耽误课堂进度为由,剥夺了孩子建立自信的权利。等待,耐心的等待,可能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善哉!小林先生。
向往它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孩子们可以根据当天的心情和方便,每天都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还可以从自己最喜欢的那门课开始,而老师负责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因材施教;如果大家都非常努力,上午就能完成一天的教学计划,下午就可以散步,去大自然中学习;当然,还有终生难忘的温泉旅行,“旱田”老师的庄稼课,快乐的野炊……,这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不仅保护了孩子好学的天性,增长了孩子的见闻,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实实在在对未来有用的生活知识。回想自己的小学生活,最鲜活的记忆就是在有着白色沙滩的西河里洗澡的经历,女生在上游,男生在下游,虽然洗头膏用的是最便宜的食用碱替代,但那种欢快,至今历历如昨。其实,至圣先师孔子早已为我们描绘了最个性化的教育——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羡之慕之,何日我们能回归教育的本真?
向往先生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真爱。为了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先生可谓费尽心思。他发挥自己音乐的特长,借用英国的《划船歌》曲调,作了一首《饭前歌》:
好——好——嚼啊
把吃的东西
嚼啊嚼啊嚼啊嚼啊
……
唱完这首歌后,巴学园的午餐正式开始,孩子们在安静中享受着美食,空气中也流动着爱的味道。为了开办巴学园,他走遍欧洲,参访多所小学,拜访多个教育家。为了帮助孩子们达到精神和肉体的和谐,从而唤醒想象力,促进创造力,他两次远行瑞士,同达克罗玆学习“韵律学”,并亲自给孩子们上课。唯有对教育的真心,才会有如此倾心的执着和付出。
向往先生超前的教育理念。他明白亲身实践和经历才是最好的教育,所以他不断的让孩子“试一试”,小豆豆为了找到掉进厕所里的心爱的钱包,舀出的大粪堆成了小山,他只是像朋友似的说道:“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巴学园的小学生,从来不会到处乱写乱画,因为,在学校的音乐课上,他们已经尽情地涂写过了,清理涂写完了的地板,让孩子感受到收拾卫生的不易,所以,孩子们不会在任何地方乱写乱画。“行动胜于说教”,“教育靠疏而不是靠堵”,近百年前小林先生已经用实践验证了的教育理念,我们是否借鉴并应用于我们的教育中?
再次品读经典,再次感受小林先生的风骨,仍然那么亲切,那么动心,如饮甘霖!如沐春风!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古来圣贤皆寂寞,百年之后,遥望先生之背影,他告诉我们有一种情怀叫“教育”。
新的时代,呼唤先生!
有一种情怀是“教育” ----重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